当年际此狂难遏,喜醉夜晴花映雪。而今畏冷闭门多,荒却一天香共月。
故园亦有梅花窟,玉照精神光四彻。与君俱是此中人,试吮霜毫为我说。

【注释】

山梅初绽,适值大雪,赋此索湘弟和二首——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咏山梅花为题。“玉楼春”是词牌名。

当年际此狂难遏,喜醉夜晴花映雪。而今畏冷闭门多,荒却一天香共月。——上片起二句:回忆昔日,作者与友人在春天饮酒赏花的欢乐情景。“际此”指这等良辰美景,“狂”是豪放的意思。《楚辞·九歌·湘君》:“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王逸注:“愁,忧也。言帝子(即舜)下泽之北岸,目眇眇然忧愁,因见其愁而为之忧愁也。又言帝子行于江、湘之地,其地多木,故目眇眇然有所愁思。‘眇眇’者,谓其望之不见其处也。”《文选·潘安仁<悼亡诗>》:“昔闻东门吟,今闻北堂哭。先公字元景,壮年失父母。三寸舌强持,一朝身永堕。天不吊余寿,寿夭随年月。情志苟有由,贵贱莫为别。”《文选》潘岳《悼亡》诗:“昔闻东门吟,今闻北堂哭。先公字元景,壮年失父母。三寸舌强持,一朝身永堕。天不吊余寿,寿夭随年月。情志苟有由,贵贱莫为别。”《艺文类聚》卷七十六引潘岳《西征赋》:“吾闻之古歌曰:‘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匪饥匪渴,从尔怀妊。’”李善注:“《毛诗》‘匪我愆期,子无良媒’,郑玄笺云:‘女之美者,若云之在野,非饥非渴,则来就子。’”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帝子,舜也。”《楚辞》中“帝子”泛指天子之子。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帝子”亦指天子之子孙。“帝子降兮北渚”,“帝子”犹言“天子”。《离骚》:“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眇眇然,愁思之状也。”《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王逸注:“帝子,天子之子曰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是说舜帝的儿子降落在北面的湖洲上,他的眼神是那样忧郁惆怅,使作者感到愁苦万分。(“帝子降兮北渚”四句)这四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怀念,表现了自己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和对友人不幸遭逢的同情。

荒却一天香共月——《太平御览》卷八一○引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赠秘书》。《世说新语·文学》引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赠秘书令》。“荒却”犹言“抛弃”。“香共月”指山梅花。

【赏析】

《玉楼春》是唐宋词中最为著名的慢曲之一,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典雅的词韵,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竞相模仿的对象。这首词的体裁与内容都相当特别:它是一首咏物词,以咏山梅花为主题。全篇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上阕追忆往日与友人同饮赏花的快乐时光,并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怀念。“当年际此狂难遏”,“际此”指此时此地。“狂”是豪放的意思。这里的“狂”是指作者与友人在春天饮酒赏花的欢乐心情。“喜醉夜晴花映雪”,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月光下饮酒赏花时,常常醉到忘记时间。因为当时正值春天,天气晴朗,所以月光下饮酒赏花时非常惬意。“而今畏冷闭门多”,“而今”指现在。“畏冷”指害怕寒冷。“闭门多”指关上门的时间较多。这里的“畏冷”、“闭门”都是指天气寒冷造成的。“荒却一天香共月”,这句的意思是说:如今由于担心寒冷,关上门的时间较多,导致梅花失去了盛开的机会,只剩下凋零的景象。“荒”是荒芜的意思。这里的“荒”是指梅花凋零。“共月”,指梅花与明亮的月光相伴。

下阕回忆当年与友人一起赏花的情景,并表达了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喜爱和珍惜之情。“故园亦有梅花窟”,这句的意思是说:我的故乡也有美丽的梅花。“玉照精神光四彻”,“玉照“指月亮照耀下的梅花。“精神”指的是梅花的精神风貌。“光四彻”指梅花的香气弥漫整个空间。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月光照耀下的梅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使四周充满了清香。“与君俱是此中人”,“俱”是一起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你和我一样,都是欣赏梅花的人。“试吮霜毫为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请允许我尝试吮吸那寒霜一样的笔尖,为你描绘出我心中所想的美景。这里的“吮霜毫”是指用蘸着霜水的笔尖书写。“说”指描绘或描述。这里的“为我说”是指为读者描绘出美好的画面。

整首词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同时,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