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桃红白照烟沙。两株衠是花。三分雪样七分霞。十分春色赊。
垂柳外,那人家。叩扉来乞茶。眼波微溜髻鬟斜。去年曾见他。
【译文】
清晨,我来到这桃花盛开的村庄,看见两株桃树,一株开满白花,一株开满红花,它们相互映衬,如雪般洁白,如霞般娇艳。春天的气息弥漫开来,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村头柳树下有一家人家,门前挂着帘子,我敲敲门,主人出来请我喝茶。他的眼睛含情脉脉,头发斜披着,去年他曾在这里见到过我。
【注释】
阮郎:指晋代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衠:通“荼”,荼蘼花。
烟沙:朦胧的云沙,比喻迷蒙不清的景象。
三分雪样七分霞:指花色似雪又似霞。
赊(shē):晚;迟。
垂柳外,那人家:垂柳之外,是家家户户。
叩扉:敲门。
眼波:形容眼神流转。
微溜:微风中水波轻摇的样子。髻鬟(jīhuán):“鬓”的古称,即头发的发髻;“鬟”,古代女子的一种头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春景的词作。上片写农村的景色,下片写作者对农家人的观感。
词的开头两句“露桃红白照烟沙,两株衠是花。”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露桃”描绘成“红白相间的花朵”,与“烟沙”相映成趣,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而又朦胧迷蒙的春日景象。“红白相间”既点出了花朵的色泽,又突出了其鲜艳夺目的特点。
词人用“三分雪样七分霞”来形容花朵的颜色,既形象地描绘出了花朵的美丽,又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十分春色赊”则进一步渲染了春色浓郁、生机勃勃的氛围。
下阕开始,词人转向描写农村的生活场景。“垂柳外,那人家。”通过细腻的观察力,将农家的院落描绘得栩栩如生:垂杨柳依依,掩映在农家小屋的门楣之下;那扇半掩着的木制门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词人用“叩扉来乞茶”的笔触,勾勒出农家主人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词人以自己的观感收束全篇,“眼波微溜髻鬟斜,去年曾见他。”这一句既是对前面描写的具体回应,又是对整个词意的升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回忆,词人表达了自己对农家生活的向往与感慨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