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绿杨城,萧槭白杨树。枉学朝云忏六如,不伴端明住。
鸾背六铢衣,亸袖禁风露。禅智山光一段云,是妾还家路。
【注释】
生长:长于。
绿杨城:指京城洛阳,因城中多杨柳而得名。
枉学:徒劳地学习。
朝云:即刘朝云,汉成帝时宫女,善歌舞,后被赵飞燕姐妹嫉妒而害死。
六如:佛教语,指色、受、想、行、识、名,合起来为“六事”之总称。
端明:指宋真宗时的大臣张齐贤(字希蒙),以正直著称。
鸾背:指凤凰。
六铢衣:指皇帝所穿的黄袍,因有十二重绣纹,故称六铢衣。
禅智山光一段云:指庐山的云雾。
是妾还家路:意为我回到故乡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写庐山云雾,抒写自己对名利场的厌倦之情,表现了超然物外、归隐田园的思想情怀。
首句写景,起得突兀。“生长”,意谓在长安城中长成;“萧槭”,指白杨树。这两句是说,长安城中到处都是绿杨,唯独白杨树最为萧瑟凋零。这一句既点出地点,又写出环境氛围。“枉学”三句是说,自己徒有朝云那样的美貌,但却没有朝云那样得到君王宠爱,不能像她那样侍奉皇上,只能空自羡慕。这里用典,暗寓了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下阕前两句,由虚转实,写自己的服饰。“鸾背”两句,写自己的衣服。“禅智山光一段云”,是说自己如同庐山上飘忽不定的云一般。“是妾还家路”,意思是说我回到故乡去的路。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穿着华丽的衣裳,却如云一般的自在飘渺,随时可以离去。这两句既是对自己现状的一种调侃,又是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恶。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美清远。诗人以白杨喻己,借咏叹白杨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情感,寄寓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