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鹤惊寒,绿螭息驾,玉蟾渐转木末。裘帽萧闲,词人三四,一行秋雁斜掠。淡烟疏树,照空地虬龙欲活。尧章松浦,玉局临皋,有何分别。
素娥终自多情,尽纳吾曹,水晶封域。三条桑陌,十家柳巷,不似铜驼荆棘。马蹄清夜,问何似青鞋缓踏。今宵佳梦,还倚梅花,举杯邀月。
霜鹤惊寒,绿螭息驾,玉蟾渐转木末。裘帽萧闲,词人三四,一行秋雁斜掠。淡烟疏树,照空地虬龙欲活。尧章松浦,玉局临皋,有何分别。
译文:
霜鹤在寒冷的天气中受到惊吓,绿色的螭龙停止了驾车,月亮渐渐转到树枝的末端。诗人头戴皮帽子,悠闲地行走在秋天的景色中。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树木,让地面上的龙似乎活了过来。我想起了《尧典》中的松浦,以及古代帝王所居的玉座山,这些地方与我没有什么不同。
素娥终自多情,尽纳吾曹,水晶封域。三条桑陌,十家柳巷,不似铜驼荆棘。马蹄清夜,问何似青鞋缓踏。今宵佳梦,还倚梅花,举杯邀月。
注释:
- 素娥:月亮。
- 尽纳吾曹:全部容纳我们这些文人墨客。
- 水晶封域:像水晶一样纯洁的地方。
- 桑陌:指田间小路或乡村道路。
- 铜驼:指代古都洛阳,铜制的骆驼是当时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景物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与分析:
霜鹤惊寒,绿螭息驾,玉蟾渐转木末(开篇即写霜鹤和螭龙),裘帽萧闲,词人三四(诗人头戴皮帽子,独自一人漫步在秋夜里)。一行秋雁斜掠,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淡烟疏树,照空地虬龙欲活(月光下,疏树林立,仿佛有龙腾跃而出),尧章松浦,玉局临皋(诗人想起了古代帝王所居之处),有何分别(这些地方与自己有何不同)。
素娥终自多情,尽纳吾曹(月亮始终如一地充满情感),水晶封域(像水晶一样纯洁的地方)。三条桑陌,十家柳巷(乡间的小路),不似铜驼荆棘(铜驼象征着古都洛阳的荒凉景象)。马蹄清夜,问何似青鞋缓踏(在寂静的夜晚,诗人思考着如何度过这个时刻)。今宵佳梦,还倚梅花,举杯邀月(诗人期待着一个美好的夜晚,希望能够与月亮为伴)。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美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宋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