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笠鬟遮映粉腮。竹篮腰束绝尘埃。小姑相伴采茶回。
花气半萦岚翠里,露痕微湿笋衣鞋。见人和笑入堂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词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有无对诗词的解读的错误。诗词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考核考生古诗词阅读浅表材料、古诗文的能力。赏析时注意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结构主题等方面展开。“箬笠鬟遮映粉腮”意思是:头戴竹制的斗笠,遮住了脸颊,映出了白里透红的双颊,显得格外清秀可爱。“竹篮腰束绝尘埃”意思是:用竹篮腰箍束着,使衣衫不受尘埃污染。“小姑相伴采茶回”意思是:小姑子也相伴着回来。诗人描写的是一幅勤劳的妇女采茶图。
【答案】
示例一: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写女子采茶的情态;第二句写女子采茶的环境;第三句写女子采茶的情趣;第四句写女子采茶的结果。
译文:
头戴竹制的斗笠,遮住了脸颊,映出了白里透红的双颊,显得格外清秀可爱。用竹篮腰箍束着,使衣衫不受尘埃污染。小姑子也相伴着回来。
注释:箬笠:以箬叶制成的斗笠。鬟(huán):古代女子发髻上所盘绕或垂在额前的发饰。
赏析:
叶绍翁这首《浣溪沙》词,写的是一幅勤苦劳作的农村妇女采茶图。词中所写的是春日的农村景色,但作者却通过一个农家妇女采茶的镜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劳动世界。
词的开头两句:“箬笠鬟遮映粉腮,竹篮腰束绝尘埃。”这是一幅清新可爱的农村妇女采茶图,它给人们的是美好的印象。词人通过对这位农家妇女外貌特征的刻画,来表现她的朴实和勤劳,同时寄寓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三、四两句:“小姑相伴采茶回,花气半萦岚翠里,露痕微湿笋衣鞋。”这两句是对上述场景的具体描绘。“花气”二字写出了山村的幽静。而“露痕微湿”又写出了山村的清新。最后两句:“见人和笑入堂来,竹篮腰束绝尘埃。”“竹篮腰束绝尘埃”是说篮子里装的茶叶没有沾上一点尘垢。这一句既表现了农家妇女采茶的熟练程度,也反映了她的生活俭朴。
此词语言通俗自然,不加雕琢,纯乎天籁之音;风格质朴明快,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