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天意何须问,多事灵均。杳矣南冥。倏忽何如浑沌情。
树犹如此花无奈,老去春心。遁去天形。风雨偏宜午夜闻。

【注释】

茫茫:茫然、无边。

灵均:指屈原,字灵均。

杳(yǎo)矣南冥:语出《楚辞·远游》:“吾志在删述,而罔有所为,聊须臾以娱心,清阳微风相与至。”

倏(shū)忽:忽然。

浑(hún)沌(dùn):混融不分的样子。

树犹如此花无奈:语出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去:年老了。

遁(duàn)去:逃避。

天形:自然之形。

风雨偏宜午夜闻:语出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

《采桑子》,词牌名。此篇是作者晚年的一首咏怀词。

首句“茫茫天意何须问”,表明了作者对宇宙自然法则的理解和接受。“何须问”三字,表明了作者的超然和达观,也表明了他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的淡漠。

次句“多事灵均”。这里所说的“多事”,是指楚国国君昏庸无道,使国家危在旦夕。屈原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忠臣,他不能坐视不理,于是投江自尽。“杳矣南冥”,语出屈原《远游》。南冥,即南方的大海,也是诗人的归宿。“倏忽何如浑沌情”,“浑沌”,混沌未开的状态。《庄子·应帝王》说,古代的帝王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本领,而混沌状态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状态,它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能量。

第三句“树犹如此花无奈”。“树犹如此”是说树木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这一句表明作者对人生前途的悲观态度。

第四句“老去春心”。这是说人到老年就会失去青春的热情和冲动,而变得麻木不仁。

第五句“遁去天形”。这是说人的本性是自然的,应该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什么。

最后两句“风雨偏宜午夜闻”,是说风雨最能表达大自然的特性,而最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就是情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来表现人的情感,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来揭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