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首皤然叟。
涨西江、才名流尽,泪添多少。
梦里关山呼客起,海上瑶琴孤抱。
空结想、云璈九奏。
收拾飘零惊喷薄,料千秋、击节悲风调。
漫唱彻,旗亭酒。
戈挥昃景吾何有。
也嬴得、长歌当哭,词人自了。
触绪哀弦纷一搦,领略竹枝寒瘦。
是何逊、春风别后。
满眼沧桑余一醉,奈尊前、风月非诗料。
唾壶缺,君知否。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炎的《金缕曲·题曹惕忱诗卷》。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矫首皤然叟。”
释义:
仰望天空,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译文:
抬头望向天空,看见一个白发老人。
注释:
- “矫首”:仰头。
- “皤然”:形容头发花白。
第二句:“涨西江、才名流尽,泪添多少。”
释义:
西江的水上涨了,他的才华已经耗尽,泪水也增加了许多。
译文:
西江水位上涨,他的才华已尽,泪水也随之增多。
注释:
- “涨西江”:西江水位上升。
- “才名”:才华与名声。
- “流尽”:用尽、耗尽。
- “泪添”:泪水增多,比喻悲伤之情难以抑制。
第三句:“梦里关山呼客起,海上瑶琴孤抱。”
释义:
在梦中呼唤着关山河,独自抱着瑶琴在海上。
译文:
梦见自己呼唤着关山,独自抱着瑶琴在海上。
注释:
- “梦”:指梦境中的场景。
- “呼客”:呼唤着朋友或客人。
- “孤抱”:独自怀抱。
- “瑶琴”:美玉制成的琴,常用来形容高雅的音乐。
第四句:“空结想、云璈九奏。”
释义:
空有思念,想象中弹奏出九次美妙的琴声。
译文:
心中空无一物,只能想象出九次美妙的琴音。
注释:
- “空结想”:心中充满了思绪。
- “云璈”:古代传说中的仙乐,这里指幻想中的美妙音乐。
- “九奏”:九次演奏,形容琴音美妙。
第五句:“收拾飘零惊喷薄,料千秋、击节悲风调。”
释义:
收拾起心中的飘泊,让人感到一种震撼的情感喷薄而出,料想这千古流传的乐曲将会带有一股悲怆之风。
译文:
收拾起内心的漂泊感,让人感到震撼的情感喷涌而出,预料这首千年流传的乐曲将带着悲壮的气息。
注释:
- “飘零”:形容人的漂泊不定。
- “惊喷薄”:情感强烈到喷涌而出,形容内心的激动。
- “千秋”:千年之后。
- “击节悲风调”:以节拍击打表示对乐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乐曲所蕴含的悲怆气息。
第六句:“漫唱彻,旗亭酒。”
释义:
随意唱着,喝着旗亭的酒。
译文:
随意歌唱,畅饮旗亭的美酒。
注释:
- “漫唱”:随意歌唱。
- “旗亭酒”:指酒馆里的美酒。
第七句:“戈挥昃景吾何有。”
释义:
拿起武器挥舞,面对夕阳景色我又能如何。
译文:
拿起武器挥舞,面对夕阳下的景色又能怎样呢?
注释:
- “戈”:武器。
- “挥”:挥舞。
- “昃”:太阳偏西。
- “景”:景色。
- “吾何有”:我又能如何呢?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第八句:“也嬴得、长歌当哭,词人自了。”
释义:
我也能够赢得长歌当哭,词人的哀怨自行诉说。
译文:
我也能够通过长歌来抒发自己的悲痛,词人的哀愁自己诉说。
注释:
- “嬴得”:能够拥有。
- “长歌”:长篇大论地歌唱。
- “词人自了”:词人的哀痛自行诉说。
第九句:“触绪哀弦纷一搦,领略竹枝寒瘦。”
释义:
触绪哀弦纷纷响起,感受那竹子枝干因寒冷而显得纤细。
译文:
触绪之音纷纷传来,感受到竹子因寒冷变得纤细。
注释:
- “触绪”:触动思绪、引起情绪。
- “哀弦”:悲伤的琴声。
- “领略”:感受到、体会到。
- “竹枝”:竹子的枝条。
- “寒瘦”:因寒冷而显得纤细、消瘦。
第十句:“是何逊、春风别后。”
释义:
这是怎样的春风吹过之后的景象啊!
译文:
这是怎样的春风离别之后的景象啊!
注释:
- “何逊”:南朝梁诗人何逊(384-460),其诗歌清新婉约,常借自然景物表达离别之情。
- “春风”:通常代表春天的到来。
- “别后”:离别之后。
第十一句:“满眼沧桑余一醉,奈尊前、风月非诗料。”
释义:
眼中所见皆是沧桑变迁,唯有沉醉于这樽前风月之中,却无法将其作为诗词的材料。
译文:
眼前所见尽是岁月的沧桑,只有沉醉于这樽前风月中,却无法将其作为诗词的创作素材。
注释:
- “沧桑”:岁月变迁带来的变化与痕迹。
- “一醉”:沉醉于某事物之中。
- “尊前”:酒杯之前,泛指饮酒之处。
- “风月”:自然风光与美好的时光。
- “非诗料”:不是做诗文的素材或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