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帆随碧水,远山恻恻,万里起岚烟。好风频断送,弱柳春花,是处总堪怜。江枫何事,也禁它、恁样翩翩。空断肠、斜阳隐隐,无数客归船。
年年。天涯羁旅,试问飘零,却何人曾惯。憔悴损、吴宫眉翠,月自清圆。也知不是春光里,剩东篱、残菊争妍。遥天碧、传来雁信谁边。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思想情感与语言特点的综合赏析能力。

本题要求赏析“年年”。天涯羁旅,试问飘零,却何人曾惯。憔悴损、吴宫眉翠,月自清圆。也知不是春光里,剩东篱、残菊争妍。遥天碧、传来雁信谁边。”一句的妙处,注意结合整首诗词分析。

“年年”二字承上启下,表明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持续感受和体验;“天涯羁旅”,点明漂泊生活的背景;“试问飘零,却何人曾惯”两句是说,在漂泊的生活过程中,诗人不禁要发问:我这样漂泊在外,又有哪个熟悉这种生活的人呢?这两句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表现了诗人对飘泊生涯的不满,以及对归隐的向往之情,也流露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憔悴损、吴宫眉翠,月自清圆。”这句是说,由于长期的漂泊,使得本来娇美的容颜消瘦了,而那月亮还是那么皎洁圆润。这两句以“憔悴”“清圆”相对照,突出了诗人因长期漂泊而变得憔悴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也知不是春光里,剩东篱、残菊争妍。”这句是说,我知道这不是春天,但在这荒凉的生活中,还有菊花在争奇斗艳,它们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遥天碧、传来雁信谁边!”这句是说,虽然身处荒僻之地,但是还能通过书信与远方的家人联系,听到他们的音信。这两句是诗人寄给远在家乡的亲人的诗作。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答案】

示例一:年年。天涯羁旅,试问飘零,却何人曾惯。憔悴损、吴宫眉翠,月自清圆。也知不是春光里,剩东篱、残菊争妍。遥天碧、传来雁信谁边。

译文:每年岁末都远离故乡,流浪在外。试问有谁像我这样飘零在外?憔悴瘦损,像宫女一样美丽,月亮依然洁白如玉。也知道不是春天,剩下东篱边,只有残花在争相开放。天空万里碧蓝,传来鸿雁的声音。

赏析:这是一首思乡之作,抒发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点明漂泊的时间是每年岁尾,次句写他四处流浪,无定所止。后二句是作者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因长期漂泊而变得憔悴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第三联写诗人在寂寞凄凉的环境中仍不放弃对美好事物(如月亮、梅花等)的向往。“遥天碧、传来雁信谁边?”两句是说,虽然身处荒僻之地,但是还能通过书信与远方的家人联系,听到他们的音信。这两句是诗人寄给远在家乡的亲人的诗作。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