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寒禁暖。暗把春痕,蹙芳园眉妩。绣帘高卷,临碧沼、但曳垂杨千缕。篆烟琴韵,尽画阁、低回无语。记去年、满树幽香,不似这番凄楚。
参差双燕还来,看涎尾红襟,都带离绪。萋萋芳草,料遍满、昔日王孙行处。香泥易斩,莫更啄、江洲蘅杜。消几许、庭院黄昏,且下重帘归去。
【注释】
瑶花:美玉,比喻梅花。
春雨:指梅花。
春痕:梅花的花期在春季,因此梅花也称为春痕。
眉妩:形容梅花的形态美好、婀娜多姿。
垂杨:杨柳。这里指柳树。
篆烟:指梅花的香气。
画阁:指梅花盛开的园林。
离绪:离别之痛。
涎尾红襟:形容燕子结伴而行时,尾巴拖得长长的,羽毛呈现出红色,非常美丽。
萋萋芳草:形容草地上长出了许多嫩绿的草。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自称。
香泥:用花瓣制成的泥,用来养花。
消几许:消耗了些许。
庭院黄昏:形容傍晚时分,庭院里的景象。
【赏析】
《瑶花春雨》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梅花的形态、生长环境和特点以及与燕子、芳草的相融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
首句“留寒禁暖”四字,点明了梅花的生长环境。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绽放,不畏严寒,傲雪凌霜,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与人们渴望美好生活的心态不谋而合。
颔联“暗把春痕,蹙芳园眉妩。”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态之美。梅花如美人般娇媚,仿佛将春天的痕迹留在了自己的身上。这既体现了梅花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颈联“绣帘高卷,临碧沼、但曳垂杨千缕。”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绣帘高高卷起,映衬着碧绿的池塘和垂柳,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接下来两句“篆烟琴韵,尽画阁、低回无语。”则转向了梅花的芬芳之美。梅花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园林之中,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然而,诗人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自己对这幅画卷的感受,只能默默地品味。这既体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言表的情感。
最后两句“参差双燕还来,看涎尾红襟,都带离绪。萋萋芳草,料遍满、昔日王孙行处。”则转向了对燕子和芳草的描绘。燕子双双归来,尾羽拖长,身披红衣,显得十分美丽动人。芳草茂盛,遍布整个园林,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王孙们的足迹。这既是对景物的描绘,也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咏梅、赏景、思人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