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帘卷处春云重。双剪轻抛送。杏梁犹记去年痕。肯向笙歌队里、见朱门。
夜来应湿参差羽。还又穿花去。紫骝陌上曾相逢。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
【解析】
此诗是一首闺怨词。“画帘卷处春云重。双剪轻抛送”描写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杏梁犹记去年痕。肯向笙歌队里、见朱门。”写出了主人公对往事的追忆。“夜来应湿参差羽。还又穿花去”表达了主人公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旧情人的思念。“紫骝陌上曾相逢。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表达出主人公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旧情人的思念。
【答案】
译文:
春天来了,我打开窗帘,看到外面的春云重重地飘浮着。你像剪刀一样轻轻地将那朵花儿剪下来,然后把它轻轻抛起,让它飞向远方,飞到那个朱门之家。昨夜的月光下,你的身影在月光中忽隐忽现,就像那参差不齐的羽翼一样,在夜空中飞翔。你曾经在紫骝马的大道上与我相遇,那时,你穿着华美的衣裳,我穿着朴素的衣服。现在,我劝你要早早收好你的行囊,不要等到最后才离开,那时,绿荫已经浓密了。赏析:
本词写闺怨,抒写相思之情,以景托情,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凄清婉转。
全词由两个部分构成。开头两句是第一部分。“春云重”三字,总揽全词,暗示了作者怀人思远的心情。“双剪轻抛送”,写女主人公剪裁一枝鲜花,轻轻抛向远方,这是她与心上人最后一次约会的情景。“双剪”二字既写出了剪裁鲜花的动作,又暗指女主人公的纤细娇美,“轻抛送”三个字,则写出了她对这次约会的重视程度及内心的喜悦。“杏梁犹记去年痕”,写女主人公回忆起去年此时与心上人的相会情景。这一句既是对前一句的回应,又是对下文的铺垫。“肯向笙歌队里、见朱门”,写女主人公不愿在繁华的笙歌声中与心上人相见。“见朱门”三字,点明女主人公不愿见富贵之人,而要见自己的心上人,这既表明了她的高洁品格,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女子的社会地位。“肯向”,是说不愿意的意思。“肯”,表示勉强的意思。“肯向”即“勉强地”之意。这四句写出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冲突。
下面几句是第二部分。“夜来应湿参差羽”,是说女主人公在梦中看见心上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那飞扬的羽翅,仿佛沾满了露水。“参差”是交错不齐的样子,比喻心上人的舞姿优美动人。“还又穿花去”,写女主人公在梦中看见心上人也穿过花丛飞去。“穿花”是形容心上人轻盈敏捷,好像穿过了花朵一样。“还又”,是又一次的意思。“花去”,指心上人离去了。这四句进一步渲染女主人公梦醒后那种怅然若失的心情。“紫骝陌上曾相逢,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这二句紧承上文而来,写女主人公在梦中再次见到心上人,并且劝他不要再久留,因为绿荫已浓密起来,难以通过了。“紫骝”,一种名贵的马匹。“莫待”,不要等到的意思。“绿阴”,指浓密的树林。这二句写出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关切,希望心上人多保重身体,不要耽误时间。最后两句是结尾。“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写女主人公劝心上人不要久留,赶快回去,因为绿荫已浓密起来,难以通过了。这四句写女主人公的关心体贴,同时也表现了她盼望早日见到心上人的迫切心情。
这首词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全词语言流畅、自然、质朴、清新,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