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潇潇风雨,漠漠城关,如此重阳。负了寻秋约,怕登山临水,楚怨微茫。廿年旧游踪迹,分付与衰杨。算省识当时,六朝裙屐,九日壸觞。
秋凉。绮怀减,想似水僧寮,润到衣裳。各有看花泪,黯青袍颜色,冷落馀香。一任昼阴阴地,愁雁语昏黄。待洗出秋容,明湖寸碧西子妆。
【解析】
“忆旧游·九月八日,红豆词人自禾中来践登高约,越日,大风雨,不得出,微吟写怨,遂得此解”:回忆过去的游踪,九月初五,我来到禾中,与魏滋伯丈、杨纲士一起重九唱和,有《寿楼春》词。回头看往事已成秋烟,同时感叹山阳的感伤。
“正潇潇风雨,漠漠城关,如此重阳”:正当潇潇的秋风,漠漠的城关,这样美好的重阳节。
“负了寻秋约,怕登山临水,楚怨微茫”:辜负了寻找秋天的约会,怕登山临水,楚地的怨恨很微弱。
“廿年旧游踪迹,分付与衰杨”:二十年前旧日的游踪,都寄托给了那枯萎的杨柳。
“算省识当时,六朝裙屐,九日壸觞”:算一算还记得当时,六朝的裙子,壶中的杯盏。
“秋凉。绮怀减,想似水僧寮,润到衣裳”:秋意渐凉,绮罗的情怀减少了,就像那水边的僧人寺院,清凉的泉水流进衣袍。
“各有看花泪,黯青袍颜色,冷落馀香”:每个人都有看花流泪的时候,青袍的颜色黯然失色,冷落的余香。
“一任昼阴阴地,愁雁语昏黄”:任由白天的阴霾笼罩大地,愁苦的雁声在黄昏中回荡。
“待洗出秋容,明湖寸碧西子妆”:等到洗去秋天的容颜,西湖的水面变得如同西施的妆容一般清澈。
译文:
回忆过去的游踪,九月初五,我来到禾中,与魏滋伯丈、杨纲士一起重九唱和,有《寿楼春》词。回头看往事已成秋烟,同时感叹山阳的感伤。正值潇潇洒洒的秋风,漠漠的城关,这样美好的重阳节。辜负了寻找秋天的约会,怕登山临水,楚地的怨恨很微弱。廿年前旧日的游踪,都寄托给了那枯萎的杨柳。算一算还记得当时,六朝的裙子,壶中的杯盏。秋意渐凉,绮罗的情怀减少了,就像那水边的僧人寺院,清凉的泉水流进衣袍。每个人都有看花流泪的时候,青袍的颜色黯然失色,冷落的余香。任由白天的阴霾笼罩大地,愁苦的雁声在黄昏中回荡。等到洗去秋天的容颜,西湖的水面变得如同西施的妆容一般清澈。
赏析:
本词是词人的一首自度曲。上片追忆往昔与友人同赏佳节的情景。起首三句点出时间与地点。“忆旧游”三字直贯下文,表明词人对往日重阳佳节的眷恋之情。接下来四句写当日重阳节之盛况。“回首影事已堕秋烟”,指昔日之景已随岁月而逝,化为虚无。“兼道山阳之感矣”一句,既写出了词人在面对眼前景象时的感慨心情,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片转入现实生活。“负了寻秋约,怕登山临水”两句写词人不愿出游,害怕看到秋天的景象。“廿年旧游踪迹”,指自己与朋友共同度过的二十年光阴;“分付与衰杨”,指那些曾经共度时光的景物;“算省识当时,六朝裙屐,九日壸觞”三句则回忆起当年的欢乐场景。结句用西施典,以喻西湖美景之美,并抒发自己对此美景的喜爱之情。全词通过今昔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