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罥清疏,花房掩覆,重重密密相值。粉白含娇,绯红吐艳,只少映阶瑶碧。雕栏错列,浑不减、朝酣春色。金带围开何处,乌纱人正难得。别苑衣云似织。
雨廉纤、暗尘新浥。素手折来休伴,泽兰轻掷。闲向丰台访觅。有当日、西施采芳迹。一路香风,吟边鬓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赏析作品内涵和领悟作者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内容、主题、手法等。
(1)
第一首诗前四句写芍药的枝叶缠绕着花房,层层密密相依。粉白的花瓣娇美含羞,绯红的花瓣艳丽夺目。只缺少映衬着阶砌上的碧玉色的露水。“雕栏”二句描写芍药盛开时,朝霞映红了芍药,使朝霞更加灿烂。“金带围”三句描绘芍药花朵繁茂,开得密密匝匝,宛如一条华丽的腰带。“别苑衣云”三句写芍药的枝叶如同织成的云雾缭绕在庭院。
第二首诗开头两句是“雨廉纤、暗尘新浥。素手折来休伴泽兰轻掷”。意思是说雨水细密而轻柔,沾湿了地上的尘土,洁白的手帕不要跟这沾满泥土的手帕一起拿着,以免沾染它。“丰台”即指皇宫中的花园——芳草地,也泛指皇家园林。诗人想象自己闲适地到皇宫去寻找西施当年采撷鲜花的地方,一路花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2)
第三四句“有当日、西施采芳迹”一句中,“西施”二字点明地点与人物,“采芳迹”三字交代了诗人的行动,表明他来到芳草地,是在追寻西施当年的足迹。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历史往事,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最后两句“吟边鬓隙”是说诗人在吟咏之余,不觉间鬓边已经夹杂着白发。
【答案】
第一首:
(1)
①枝叶缠绕花房,层层密密相依;②粉白的娇艳,绯红的艳丽;③只有缺少映衬着阶砌上的碧玉色的露水。④雕栏错列,开得茂盛繁密,宛如一条华丽的腰带。⑤庭院里枝叶如织般的花云。
(2)
①雨水细密而轻柔,沾湿了地上的尘土;②洁白的手帕不要跟这沾满泥土的手帕一起拿着,以免沾染它。③丰台,皇宫中的花园。④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⑤诗人来到芳草地,是为了追寻西施当年的足迹。
第二首:
(1)
①诗人想象自己闲适地到皇宫去寻找西施当年采撷鲜花的地方。②一路花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2)
①点明地点与人物,表达诗人追忆西施美好时光的情怀。②诗人想到自己在吟咏之余,不觉间鬓边已经夹杂着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