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润芹泥前度雨。
盐渍归来,认得巢痕否。
帘外枝头相对语。
眼前花事秾如许。
一种深情天付与。
只恐情天,不作行云主。
三月春晴容久住。
红情绿意休辜负。
这首诗是宋朝词人李之仪创作的《蝶恋花·乙巳重典襄郡》。
译文:
前一次来过,那香润的芹泥上还留有雨的痕迹,现在归来了,还能认得出那巢痕吗?帘外枝头的花儿相对低语。眼前这繁盛的花事如此浓烈,真是美得令人心醉。
有一种深情被天意所赋予,只恐怕这份情天不会被作为行云的主。三月春晴,花儿长久地停留不移,红绿交织的色彩让人不要辜负。
赏析:
这首《蝶恋花》是作者在乙巳年(1135年)重典襄郡时所作。诗人用“香润芹泥前度雨,盐渍归来,认得巢痕否”开篇,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香润芹泥前度雨”,指的是春天的雨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如同香气滋润着泥土一样,让人感到舒适愉悦。这里的“芹泥”是指春季雨水后的泥土,而“香润”则形容了这种泥土散发出的芳香,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盐渍归来,认得巢痕否”则是诗人对自己归来时的情景进行描绘。“盐渍”指的是雨水打湿了地面,使得地面上的泥土变得粘稠,就像食盐一样。“巢痕”则是指鸟儿筑巢留下的印记。当诗人踏着这些潮湿的泥土,看到那些已经消失的鸟巢痕迹时,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他,使他产生了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帘外枝头相对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春天的对话。当诗人走到窗边,看到窗外的树枝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他仿佛听到了树枝上鸟儿们欢快的歌唱声。这是一种美妙的交流,也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它们相互倾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经历。这种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沟通,更是心灵深处的交融与共鸣。
“眼前花事浓如许”则是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这里的“眼前花事”指的是眼前的春景,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到欣喜和激动。而“浓如许”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强调了这种景象的壮丽和美丽。诗人站在窗前,看着眼前的美景,不禁感慨万千。这种感慨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对生命之美好的珍惜和珍视。
最后两句“一种深情天付与。只恐情天,不作行云主”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这里的“深情”指的是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类的爱与关怀之情。而“天付与”则是一种自然的安排,是上天赋予的一种命运或者使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因为他知道这种深情是无法改变命运的。而“作行云主”则是希望天空中的行云能够自由地飘荡,不受任何束缚,不受任何限制。这是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生活之美好的追求以及对自由之渴望。它既有着浓郁的诗意和艺术感染力,又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