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湘裙,苔青画屧,一庵秋梦萧萧。
燕子飞来,伤心怕问前朝。
芳犀已抵千金重,秪怜才、两字魂销。
带愁描、露叶娟花,廿五离骚。
妆楼粉黛都销歇,听鱼山梵唱,夜雨无憀。
三尺香坟,他时杯酒须浇。
脂田一棱飘儿菜,峭西风、吹上寒潮。
旧红桥、几树垂杨,几处琼箫。

高阳台四首 其一

水碧湘裙,苔青画屧,一庵秋梦萧萧。燕子飞来,伤心怕问前朝。芳犀已抵千金重,秪怜才、两字魂销。带愁描、露叶娟花,廿五离骚。

妆楼粉黛都销歇,听鱼山梵唱,夜雨无憀。三尺香坟,他时杯酒须浇。脂田一棱飘儿菜,峭西风、吹上寒潮。旧红桥、几树垂杨,几处琼箫。

注释

  • 水碧湘裙:描绘女子穿着的裙子颜色如水般清澈碧绿。
  • 苔青画屧:画屧的颜色是青苔般的绿色。
  • 廿五离骚:借用屈原的《离骚》中的“廿五”来指代某种特定的情感或状态。
  • 香坟:墓地中散发香气的坟墓。
  • 三尺香坟:形容墓地距离较远或被自然景观环绕,香气不易散去。
  • 峭西风:秋风强劲,刮得猛烈而冷峻。
  • 旧红桥、几树垂杨:描述曾经存在但现在已消失的桥梁和树木,暗喻历史的变迁或人物的消逝。

赏析

蒋敦复的《高阳台四首·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湘裙与画屧的描述,引入了一段关于过去的记忆,燕子的飞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哀思,同时暗示着生命的无常。诗中多次提及芳犀(珍贵的犀牛角),这不仅是对珍贵物品的比喻,也象征着诗人对才华与美的珍视。

诗中还涉及了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世界的交融,如“带愁描、露叶娟花”,既描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最后,“旧红桥、几树垂杨”则是对过往记忆的一种缅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带有淡淡忧伤的历史场景,使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