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南宋诸公去,余音更曾谁嗣。
蕙性缄愁,兰馨织韵,快读金荃新制。
南州秀起。
羡涤笔湘江,绮霞争丽。
婉娈风情,玉田同世席须避。
琼楼千古妙语,祗被坡仙按谱,余事而已。
桂海英灵,榕门里闬,那便雕虫自喜。
丹山万里。
有名世文章,救时经济。
转瞬华天,玉楼声共倚。

【注释】

  1. 齐天乐:词牌名。五十首,词的组数。
  2. 其四十五:是《齐天乐》词的一首,共五十首。
  3. 寂寥南宋诸公去:指南宋灭亡后,许多文人隐退山林,过着清高的生活。
  4. 余音更曾谁嗣:意谓自己的诗词作品没有能够传颂后世的人。
  5. 蕙性缄愁:形容女子的性情含蓄而深沉,不轻易流露情感。
  6. 兰馨织韵:形容女子的香气和歌声交织成美好的旋律。
  7. 金荃新制:指新的创作。
  8. 南州秀起:南方地区人才辈出。
  9. 羡涤笔湘江,绮霞争丽:羡慕湘江边的文士,他们的才华如同绚丽的彩霞一样美丽。
  10. 婉娈风情:形容女性温柔妩媚,风情万种。
  11. 玉田同世席须避:比喻自己的才能与地位相差太远,需要谦虚避让。
  12. 琼楼千古妙语,祗被坡仙按谱:指自己的诗词作品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却被苏东坡等文人按谱传唱。
  13. 桂海英灵,榕门里闬:形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众多优秀的才子贤人。
  14. 雕虫自喜:形容自己过分自负,认为自己的才华足以傲视群雄。
  15. 丹山万里:形容自己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16. 有名世文章,救时经济:意谓自己的文章能够名扬四海,为国家的经济振兴作出贡献。
  17. 转瞬华天,玉楼声共倚:形容自己的才华如日中天,令人敬仰。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以及对南宋遗民的感慨。全词以南宋遗民的身份,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南宋遗民的关心和期待。
    词的开头两句“寂寥南宋诸公去,余音更曾谁嗣”,描绘出了南宋灭亡后,许多文人隐退山林,过着清高的生活的景象。这里的“寂寥”二字,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无奈。而“余音更曾谁嗣”则表达了词人在南宋灭亡后,对自己的诗词作品缺乏传颂后世之人的担忧。
    接下来的几句“蕙性缄愁,兰馨织韵,快读金荃新制”,则是词人对自己诗词创作的赞美。他称赞自己的诗词作品如同蕙草般的含蓄深沉,如同兰花般的芬芳迷人,又如同快读的《金荃》新作般引人入胜。这些描述既展示了词人的才华横溢,也表达了他对故国山河的深深思念。
    “南州秀起。 羡涤笔湘江,绮霞争丽”,这两句则是词人对南方地区优秀人才的赞叹。他羡慕湘江边的文士们才华出众,他们的作品如同绚丽的彩霞一样美丽动人。这里的“绮霞”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南方地区的美景,同时也寓意着词人的才华和风采。
    接下来的句子“婉娈风情,玉田同世席须避”,则是对女性的赞美。他认为女性的婉约风情如同玉田一般令人陶醉,让人不禁要躲避开去。这里的“须避”二字,不仅表达了对女性婉约风情的喜爱,也隐含了对男性的期待和要求。
    “琼楼千古妙语,祗被坡仙按谱”,则是词人对自己诗词作品的评价。他认为自己的诗词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却被苏东坡等文人按谱传唱。这既是对自己才华的认可,也是对历史人物的尊敬。
    最后几句“桂海英灵,榕门里闬”,“那便雕虫自喜”,则是词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自信的表现。他认为自己的才华足以傲视群雄,不必过于自卑。同时,他也相信自己的未来一定会像桂花一样璀璨夺目。
    这首词通过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以及对自己诗词创作的赞美,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