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云低幂帘栊影,秋阴酿来何骤。
细不成丝,轻如散曲,作弄霜威僝僽。
霏霏住否。
正落叶声中,暗蛩喑后。
梦醒空斋,峭寒清逼琐窗透。
侵寻时序逝水,记良宵迓客,刚剪春韭。
翠减宫槐,华开野菊,又是授衣时候。
相如病久,对枯树黄疏,夜灯青瘦。
羡到栖鸦,卜居浑未有。
冷云低幂帘栊影,秋阴酿来何骤。
细不成丝,轻如散曲,作弄霜威僝僽。
霏霏住否。
正落叶声中,暗蛩喑后。
梦醒空斋,峭寒清逼琐窗透。
侵寻时序逝水,记良宵迓客,刚剪春韭。
翠减宫槐,华开野菊,又是授衣时候。
相如病久,对枯树黄疏,夜灯青瘦。
羡到栖鸦,卜居浑未有。
【注释】
- 齐天乐:词牌名。
- 五十首:作者自谓《齐天乐》词共作五十首。
- 其四十四:这是第四十四首。
- 幂:覆盖。
- 秋阴:秋天的阴气。
- 作弄:玩弄、戏弄。
- 霏霏:形容细雨连绵不断的样子。
- 相如: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
- 病久:指疾病已久。
【赏析】
《齐天乐·冷云低幂帘栊影》,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秋日景象和词人的愁绪,下片写词人因思念远方友人而引起的孤独感。全词情景交融,意境幽远,婉约含蓄。
“冷云低幂帘栊影”一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天空中冷云密布,遮蔽了帘栊的光影的景象。这里的“冷云”象征着秋天的寒冷,也暗示了词人的心情。
“秋阴酿来何骤”,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寒冷天气的原因。这里的“秋阴”指的是秋天的阴气,而“酿”则是酝酿、形成的意思,暗示了这种寒冷天气是逐渐形成的。
“细不成丝,轻如散曲”,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寒冷天气的特点。这里的“细”指的是细雨,而“不成丝”则表示雨点虽然细小,但并不密集,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轻如散曲”则表示这些雨点虽然轻盈,但却像散落在地上的曲调一般,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种描写不仅描绘了秋雨的特点,也表达了词人在面对这种天气时的无奈和惆怅。
“作弄霜威僝僽”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秋雨对大自然的伤害。这里的“作弄”指的是玩弄、戏弄,而“霜威”则是指寒风中的霜气,“僝僽”则是伤害、折磨的意思。这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揭示了词人内心的痛苦。
“霏霏住否”一句,则转而描绘了秋雨的持续性。这里的“霏霏”指的是细雨纷纷落下的样子,而“住否”则表示这种雨势是否能够停止下来。这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秋雨的持久性,也反映了词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
“正落叶声中,暗蛩喑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秋雨对听觉的影响。这里的“落叶声中”指的是落叶在风中发出的沙沙声,“暗蛩喑后”则是指在蟋蟀的叫声渐渐消失之后。这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秋雨对听觉的影响,也表达了词人对于季节变换的敏感和感慨。
“梦醒空斋,峭寒清逼琐窗透”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秋雨对词人心境的影响。这里的“梦醒空斋”指的是词人在梦中醒来后的孤独和空虚,而“峭寒清逼琐窗透”则表示这种孤独和空虚感随着寒气的侵袭而愈发明显。这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助,也揭示了词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侵寻时序逝水”一句,则开始描绘时间的变化。这里的“侵寻”指的是时间的推移,而“时序逝水”则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流水一般迅速。这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时间的变化,也反映了词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记良宵迓客,刚剪春韭”两句,转而描绘了词人在良宵接待客人的情景。这里的“良宵”指的是美好的夜晚,“迓客”则是指迎接客人。这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词人在良宵接待客人的快乐和满足,也反映了词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翠减宫槐,华开野菊”两句,则开始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这里的“翠减宫槐”指的是宫槐上的叶子逐渐变黄,而“华开野菊”则是指野外的菊花逐渐开放。这里的描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也表达了词人对于四季更替的感慨和赞美。
“又是授衣时候”一句,则再次强调了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这里的“授衣”指的是换季时的穿衣准备,而“时候”则是指时机。这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词人对于时间变化的敏感和关注,也反映了词人对于季节更替的感受和期待。
“相如病久,对枯树黄疏,夜灯青瘦”三句,则开始描绘词人自身的状况。这里的“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一位古代的文学家,他的疾病已经持续很久了,而他所居住的环境则是一片荒凉,只有一棵枯死的树和一个摇曳的灯火。这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忧和忧虑,也反映了词人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和失望。
卜居浑未有”两句,则是词人的最终愿望。这里的“栖鸦”指的是栖息在树枝上的乌鸦,而“卜居”、“浑”则分别表示寻找、没有的意思。这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词人对于鸟儿自由生活的羡慕,也反映了他对于自己无法找到安身之所的无奈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