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楼畔东南去,高亭翼然孤迥。
雉蝶周环,鸥波俯鉴,约略园林蹊径。
依然画境,花屿支筇,柳潭舣艇。
更喜璇题,倬云天藻尚辉映。
而今熙皞历久,爱山僧朴遬,还事温凊。
磴道同攀,云堂小憩,坐觉上光悦性。
斜阳半岭。
正落叶黄深,古松青凊。
便有尘襟,也随秋气静。
【注释】:
- 御书楼畔东南去,高亭翼然孤迥。御书楼在杭州西湖边,东面是雷峰塔,北面是保叔塔,南面是岳王墓,西南是钱塘江,东南是灵隐寺。高耸的亭子位于御书楼的东南方向。
- 雉蝶周环,鸥波俯鉴,约略园林蹊径。四周有山雉和蝴蝶飞舞,鸥鸟在水面上嬉戏。
- 依然画境,花屿支筇,柳潭舣艇。这依然是一幅美丽的画景,花屿上我拄着筇杖,柳潭里停泊着小船。
- 更喜璇题,倬云天藻尚辉映。很高兴能看到璇玑图的题字,它如同璀璨的天藻般辉煌耀眼。
- 而今熙皞历久,爱山僧朴遬,还事温凊。现在这里历经岁月的沧桑,热爱这里的山僧朴实无华,仍然过着清静的生活。
- 磴道同攀,云堂小憩,坐觉上光悦性。我们一起攀登石阶,到达云堂休息,感觉身心愉悦。
- 斜阳半岭。正落叶黄深,古松青凊。落日余晖洒满半岭,树叶已变黄深厚,古老的松树依旧苍翠。
- 便有尘襟,也随秋气静。即便心中充满世俗之情,也能随着秋天的气息平静下来。
【赏析】:
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冬。词人任浙西提刑时,因不满官场的腐败,辞官归乡。他喜欢游山玩水,常到西湖游玩。这首词描绘了他在西湖边的所见所闻。
词的开头两句“御书楼畔东南去,高亭翼然孤迥”,点出了地点是在御书楼旁的东南方向的高亭。接着“雉蝶周环,鸥波俯鉴”二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优美景色,周围有山雉和蝴蝶飞舞,鸥鸟在水面上嬉戏。“依然画境,花屿支筇,柳潭舣艇”几句则是对前面景色的具体描绘,花岛支筇,柳潭舣艇,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更喜璇题,倬云天藻还辉映”一句,是对前文景物的描写进行补充,看到璇玑图的题字,就像璀璨夺目的天藻一样,让人感到无比的荣耀。“而今熙皞历久”三句则从时间上展开描述,虽然经历了许多事情,但是依然保持着清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磴道同攀、云堂小憩”,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一起攀登石阶,到达云堂休息,感觉身心愉悦。而“斜阳半岭、正落叶黄深、古松青凊”则是对夕阳、落叶、古松等景象的详细描绘。“便有尘襟、也随秋气静”两句则是对前面景象的进一步描绘,即使心中有俗世之情,也能随着秋天的气息而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