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千秋后,高台曲池平。
人生消息常理,太上总忘性。
何物雍门老子,使我数行泣下,愁绝此琴声。
亦有尊中酒,且向好花倾。
走黄埃,看白日,问苍冥。
几辈激昂,慷慨时作不平鸣。
箫鼓郎中谁管,优孟衣冠谁识,不及短灯檠。
狂煞次公醒,莫误醉翁名。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清照,她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而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水调歌头

万岁千秋后,高台曲池平。人生消息常理,太上总忘性。何物雍门老子,使我数行泣下,愁绝此琴声。亦有尊中酒,且向好花倾。走黄埃,看白日,问苍冥。几辈激昂,慷慨时作不平鸣。箫鼓郎中谁管,优孟衣冠谁识,不及短灯檠。狂煞次公醒,莫误醉翁名。

译文:

万岁千秋后,高台曲池平。人生消息常理,太上总忘性。何物雍门老子,使我数行泣下,愁绝此琴声。亦有尊中酒,且向好花倾。走黄埃,看白日,问苍冥。几辈激昂,慷慨时作不平鸣。箫鼓郎中谁管,优孟衣冠谁识,不及短灯檠。狂煞次公醒,莫误醉翁名。

注释:

万岁千秋后,高台曲池平。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皇帝的寿命达到万岁或千秋之后,高台和曲池都将变得平坦无遗。这里的“万岁千秋”指的是皇帝的寿命,而“高台曲池平”则表示皇帝的统治结束,一切都归于平静。

人生消息常理,太上总忘性。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的喜怒哀乐都是自然之理,最高的智者(太上)总是忘记这些情绪。这里的“人生消息常理”指的是人生中的各种情感和事件,而“太上总忘性”则表示最高的智者能够超越这些情感和事件。

何物雍门老子,使我数行泣下,愁绝此琴声。这句话的意思是,是什么让雍门的老子如此悲伤地哭泣,以至于他无法忍受这琴声?雍门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隐士,被后世尊称为“老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

亦有尊中酒,且向好花倾。这句话的意思是,也有在酒杯中的美酒,让我们在美好的花朵前尽情享受。这里的“尊中酒”和“好花”都代表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倾”则意味着尽情享受。

走黄埃,看白日,问苍冥。这句话的意思是,走在黄土飞扬的道路上,看着明亮的阳光照耀大地,询问苍茫的宇宙。这里的“黄埃”和“白日”都代表着生活中的景象,而“苍冥”则表示宇宙的广阔无边。

几辈激昂,慷慨时作不平鸣。这句话的意思是,许多时代都在激情澎湃,有时还会发出不平的呼唤。这里的“激昂”和“不平鸣”都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箫鼓郎中谁管,优孟衣冠谁识,不及短灯檠。这句话的意思是,吹箫打鼓的人谁能管理,优孟的服饰谁人识别,不及短灯下的我。这里的“箫鼓郎中”和“优孟衣冠”都指的是古代的文人雅士,而“短灯檠”则表示作者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狂煞次公醒,莫误醉翁名。这句话的意思是,狂傲的苏东坡醒来了,别误了我这个醉翁的名字。这里的“次公”指的是苏轼,他曾经因为醉酒被贬谪到黄州,而“醉翁”则是苏轼自号。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他人的提醒。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人生无常、感叹时光荏苒、表达对生活热爱的诗词作品。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通过对人生、时光、友情等主题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和艺术风格。同时,诗人通过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