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僵,狮蹲象偃,人立而偻。
铁干盘拿,铜根倔强,势欲排天去。
老苔秋缚,怒涛夜吼,卷尽苍茫今古。
镇支离、千围古翠,祇容冷云堆絮。
谁眠其下,却惊石丈,横碍松根蟠处。
鸟雀呼风,儿童敲火,碧汇千钟乳。
铜驼头角,石鲸鳞甲,哙等何堪信伍。
看月下、颓然二老,幻成翁妪。
永遇乐 题惠山松石
虎踞龙僵,狮蹲象偃,人立而偻。
铁干盘拿,铜根倔强,势欲排天去。
老苔秋缚,怒涛夜吼,卷尽苍茫今古。
镇支离、千围古翠,祇容冷云堆絮。
谁眠其下,却惊石丈,横碍松根蟠处。
鸟雀呼风,儿童敲火,碧汇千钟乳。
铜驼头角,石鲸鳞甲,哙等何堪信伍。
看月下、颓然二老,幻成翁妪。
【注释】:
①虎踞龙僵:虎蹲在山崖上,龙蜷缩着身子卧在地上。形容地势险要。
②狮蹲象偃:狮子蹲伏在山岩上,象趴伏在岩石上。形容地势险要。
③人立而偻:指人在岩石上行走时弯腰曲背。形容地势险峻。
④铁干盘拿:铁色岩石盘绕曲折。
⑤铜根倔强:铜色坚硬的根盘曲顽强。
⑥老苔秋缚:秋天老苔紧紧缠绕岩石上。形容地势险峻。
⑦怒涛夜吼:愤怒的波涛夜里轰鸣。形容地势险峻。
⑧卷尽苍茫今古:把无尽的青山和古老的历史全部卷走。形容山势高峻。
⑨镇支离:镇守着。
⑩千围:一千层或一千里。
⑪石鲸鳞甲:像鱼一样有鳞片,比喻岩石上的石头像鱼鳞一般排列整齐。
⑫哙等:指汉高祖刘邦手下的樊哙等人。
⑬看月下:在月光下观看。
⑭颓然二老:指两个年迈的人。
⑮幻成翁妪:变成两个老人的样子。
【赏析】:
《永遇乐·题惠山松石》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作于淳熙二年(1175)九月十五日,时为镇江府通判,因赴召赴任,路过金山寺,看到“惠山松石”题诗而作此词。全词通过描写惠山松石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词人的豪气壮志,抒发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和关怀之情。
这首词以写景开始,开篇即描绘出一幅雄伟险峻的画面:“虎踞龙僵,狮蹲象偃,人立而偻。”这里运用了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山石比作虎踞龙僵,狮子蹲伏,大象卧伏,人在岩石上行走时弯腰曲背,形象地描绘出山石的高耸陡峭,气势磅礴。接着又进一步描绘出山石的形态:“铁干盘拿,铜根倔强,势欲排天去。”这里的“铁干盘拿”和“铜根倔强”都是用来形容山石的坚硬和挺拔,而“势欲排天去”则更加突出了山石的高大威严。
紧接着作者又描绘出山间的环境:“老苔秋缚,怒涛夜吼,卷尽苍茫今古。”这里的“老苔秋缚”和“怒涛夜吼”都是用来形容山间苔藓的繁茂和波涛的汹涌,而“卷尽苍茫今古”则更加突出了山间环境的广阔和悠久。整首词从开头到结尾,都充满了强烈的气势和动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雄浑壮丽的景象之中。
这首词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关键词语也值得注意:“镇支离”,指的是镇守着;“千围”,指的是一千层或一千里;“石鲸鳞甲”,指的是像鱼鳞一样排列整齐的岩石;“看月下”,指的是在月光下观看。这些词语都与山石有关,既增加了词中的意象,又使得词意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