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粉本,是五丁所凿,自然图画。
我识天公矜慎极,吮笔几曾轻下。
晴际添螺,昏时使墨,茜向朝霞借。
烟丝雨发,直教染岱烘华。
我欲地缩千山,袖携五岳,点缀闲亭榭。
一幅横披供眺望,便可于中耕稼。
非画非山,是看是读,饶舌都教罢。
一身冷翠,此间三伏无夏。
【译文】
青天如同粉本画卷,是五丁开凿的天然图画。
我认识天公矜慎至极,蘸笔时不曾轻下功夫。
晴天增添螺髻,黄昏时分使墨色浓淡适宜,茜向朝霞借来色彩。
雨丝烟发,直教染岱烘华。
我想要地缩千山,袖携五岳,点缀闲亭榭。
一幅横披供眺望,便可于中耕稼。
非画画非山景,是看是读,饶舌都教罢。
一身冷翠,此间三伏无夏。
【注释】
(1)念奴娇:词牌名。
(2)周栎园先生:周文郁,字文郁,一字栎园,江苏无锡人。
(3)赋:这里指作诗。
(4)曹顾庵:作者友人。顾庵,号。
(5)粉本:原指用白粉在绢上绘制成的书稿或图样。后泛指绘画底稿。
(6)五丁:传说中蜀郡(今四川成都)有五丁神,力大无比,能开石为路。
(7)天公:指苍天、大自然。
(8)吮笔几曾轻下:比喻作画时非常谨慎小心。
(9)晴际添螺:即“晴际添螺髻”,形容山势高耸入云,如螺髻一般。
(10)使墨:让墨色浓淡适宜。
(11)茜向朝霞借:指让朝霞的颜色给画面增色。
(12)烟丝雨发:形容山水间云雾缭绕,雨丝飘洒。
(13)岱烘华:指泰山的景色。
(14)地缩千山:把整个大地缩小成一座山。
(15)袖携五岳:把五岳携带在身边,意即游览观赏。
(16)横披:即横幅,古代画挂在墙上时,将画平铺挂于架上,称横披。
(17)耕稼:耕种。
(18)冷翠:形容松柏等树木苍翠欲滴的样子。
(19)三伏:中国农历中最热的时期,通常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约在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上旬。
【赏析】
《念奴娇·其一是》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辛词中的佳作之一。
首句“青天粉本,是五丁所凿,自然图画”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接着以“我识天公矜慎极,吮笔几曾轻下”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以“烟丝雨发,直教染岱烘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魅力。
词人以“我欲地缩千山,袖携五岳,点缀闲亭榭”表达了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接着以“一幅横披供眺望,便可于中耕稼”表达了自己渴望农耕生活的想法。最后以“非画非山景,是看是读,饶舌都教罢”一句总结了整首词的主旨,即通过对大自然的欣赏,让人们忘却烦恼,回归自然。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同时,词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