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冷天寒日,人去客愁中。
数行钿蝉柱雁,祖饯出城东。
衣上青天明月,马上黄河飞雪,雁背染霜红。
如此作装急,磊砢相桓公。
千斤椎,七宝辔,百石弓。
从奴宾客,所过栈马齧残通。
定过淮阴祠下,更到望诸墓上,怀古飒悲风。
若见苏司业,言我鬓成翁。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

宋荔裳观察:指宋代的宋伯益。观察使,官名,为宋朝地方官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或副州长。

蓼天司业:指宋代的陈师道。司业,官名,为学校教官。

顾庵西樵赋:指宋代的张耒。西樵,即张耒的别号,因张耒曾隐居于西樵山,故称。

【译文】

酒冷天寒日,人去客愁中。

数行钿蝉柱雁,祖饯出城东。

衣上青天明月,马上黄河飞雪,雁背染霜红。

如此作装急,磊砢相桓公。

千斤椎,七宝辔,百石弓。

从奴宾客,所过栈马齧残通。

定过淮阴祠下,更到望诸墓上,怀古飒悲风。

若见苏司业,言我鬓成翁。

赏析:

《水调歌头·送宋伯益入京》是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好友宋伯益时创作的一首词章,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全篇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满了浓郁的感情色彩。

开头两句“酒冷天寒日,人去客愁中”,描绘了一幅秋日离别的画面,酒冷天寒,日落西山,人们离去,留下深深的客愁。这里的“酒冷”、“天寒”和“日落”都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而“人去”则暗示了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词人用“数行钿蝉柱雁,祖饯出城东”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数行书信如同钿花一样精致,祖饯出城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这里的“数行”、“钿花”和“祖饯出城东”都体现了离别时的仪式感和庄重性。

接下来的“衣上青天明月,马上黄河飞雪,雁背染霜红”则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美丽,衣服上的青天明月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期盼,马上黄河飞雪象征着旅途的艰难,而雁背上的霜红则寓意着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如此作装急,磊砢相桓公”则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希望能够早日成就一番事业。这里的“作装”、“磊砢相桓公”都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鼓励与支持。

结尾三句“千斤椎,七宝辔,百石弓”则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其才华的赞美。这里的“千斤椎、七宝辔、百石弓”都寓意着对友人的尊重和敬仰。

最后两句“从奴宾客,所过栈马齧残通”则描绘了词人的离别之痛和对友人的牵挂之情。这里的“从奴宾客”、“所过栈马齧残通”都体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满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