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作如此别,直是可怜虫。
鸳裯麝薰正暖,别思已匆匆。
昨夜金尊檀板,今夜晓风残月,踪迹太飘蓬。
莫以衫痕碧,偷揾脸波红。
分手处,秋雨底,雁声中。
回躯揽持,重抱宵箭怅将终。
安得当归药缺,更使大刀环折,萍梗共西东。
絮语未及已,帆势破晴空。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留别阿云》。

注释:

  1. 真作如此别,直是可怜虫。 —— 真正地像这样分别,真是令人同情的。
  2. 鸳裯麝薰正暖,别思已匆匆。 —— 鸳鸯帐被香气弥漫,离别的感觉已经匆匆到来。
  3. 昨夜金尊檀板,今夜晓风残月,踪迹太飘蓬。 —— 昨晚在金色的酒杯旁敲打着檀木拍子,而今天清晨却只有残存的月光和一阵秋风。我的足迹就像那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漂泊无定。
  4. 莫以衫痕碧,偷揾脸波红。 —— 不要用手去擦那些青翠的衫袖上的血迹,因为我的脸上仍然残留着你的红润。
  5. 分手处,秋雨底,雁声中。 —— 我们分手的地方正是秋雨淅沥和大雁南飞的声音中。
  6. 回躯揽持,重抱宵箭怅将终。 —— 我转身拥抱着你,心中充满了惆怅,直到最后一颗心被紧紧握住。
  7. 安得当归药缺,更使大刀环折,萍梗共西东。 —— 如果能有能让我回到故乡的灵丹妙药,或者能让我的刀剑断裂,让我能够回到你身边就好了。
  8. 絮语未及已,帆势破晴空。 —— 我的话语还没来得及说完,船帆已经冲破了晴朗的天空,消失在远方。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送给他的爱人阿云的一首告别词。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即将分离的不舍。

  1. 开头部分“水调歌头·留别阿云”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这首词是在告别之际所创作的。
  2. “真作如此别,直是可怜虫。”表达了词人对于这次分别的无奈和悲伤,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被人怜爱的可怜虫。
  3.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词人在分别之时的情景和心情,如“鸳裯麝薰正暖”,表现了一种温馨而又伤感的气氛;“昨夜金尊檀板”,暗示了他们在一起时的欢乐时光。
  4. “昨夜金尊檀板,今夜晓风残月,踪迹太飘蓬。”则是说他们一夜未眠,直到天明才分离,他们的行踪就像是那随风飘荡的蓬草,没有固定的方向。这一句深刻表达了词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迷茫感。
  5. 结尾的“莫以衫痕碧,偷揾脸波红。”则是一种深情的告白,词人不希望用自己的手去擦拭她脸上的红润,因为他害怕这样的动作会破坏他们之间的美好记忆。
  6. 最后两句“回躯揽持,重抱宵箭怅将终。”表达了词人对这段感情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握着长箭一样紧紧抱住爱人,直到永远。
  7. 最后的两句“安得当归药缺,更使大刀环折,萍梗共西东。”则是词人的一种无奈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种神奇的药来恢复自己的健康,或者让时间倒流让他再次回到爱人身边。
  8.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词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