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村农、何曾学稼,钓徒或者堪似。
随身但有闲渔具,那用鹤头鸦觜。
如此水。
便都变良田,尽种长腰米。
也能馀几。
要秫酿春醪,粮分瘦鹤,花插百弓地。
扬州梦,中酒阻风聊尔。
灌夫曾畜为弟。
封侯老矣知无分,亭长新衔鱼计。
浮世事。
恨渔父湘累,不得同时醉。
扫除家累。
约一舸相从,五湖许泛,分取画中意。

【注释】

买陂塘:即《买陂塘初夏》的题名。种水图:指《种水图》的画。用原韵:用原作的韵来填写诗词。原韵:指作者原来所写的词的韵。

【赏析】

此诗为《买陂塘·种水图题词》作的题咏。上阕写种水图的意境,下阕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抱负。全篇以「种」字为线索,从「种」到「得」,由「得」到「种」,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往复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起句即点出画中所描绘的景象。“笑村农、何曾学稼”,是说那些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们,他们从未学过如何去种庄稼。这一句既表现了农民们的勤劳朴实,也暗示了他们的无知和落后。接着,诗人又进一步指出,那些钓鱼的人或者能够像鹤头或鸦觜那样地垂钓。这里的“鹤头”、“雁觜”都是鱼具的比喻,意指这些垂钓者技艺高超,能够轻松地捕捉到大鱼。

颔联“随身但有闲渔具,那用鹤头鸦觜”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垂钓者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技巧和装备,不需要再依赖那些简陋的工具。这里的“闲渔具”指的是那些轻便易携带的渔具,而“鹤头”、“雁觜”则是对它们的形象化描述。

“如此水。便都变良田,尽种长腰米。”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垂钓者将水面变成良田,种植长腰米的壮观景象。这里的“良田”指的是肥沃的土地,而“长腰米”则是指稻米长得非常整齐,如同人的腰部一样。这一描绘既展现了垂钓者们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他们对土地的爱护之情。

颈联“也能馀几。要秫酿春醪,粮分瘦鹤,花插百弓地。”则是进一步赞美垂钓者不仅能够创造出丰收的景象,还能够酿造出美味的春酒,让粮食丰满如同瘦鹤一般,花朵繁盛地点缀着大地。这里的“秫酿春醪”指的是用高粱米酿造的甜酒,而“花插百弓地”则是指花朵盛开的景象。这些描写既突出了垂钓者的技艺精湛,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优美。

尾联“扬州梦,中酒阻风聊尔。灌夫曾畜为弟。封侯老矣知无分,亭长新衔鱼计。”则是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抱负。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灌夫,他曾被弟弟收留为养子。而“封侯老矣知无分”则是指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怀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最后一句“亭长新衔鱼计”则是借用了另一个典故——张敞的故事,他曾经因为捕到了一条大鱼而被任命为亭长。这里的“鱼计”指的是他的功绩。

这首诗通过描绘种水图中的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