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索判花,游丝罥絮,送春泪满轻绡。
不见春归,流波一夜迢迢。
明珠十斛何人手,向章台、折取柔条。
可怜宵。
蜡照红啼,明镜红潮。
传来语最魂销。
自说夭桃命短,怕落花朝。
重啭春莺,知他何处楼高。
三生杜牧关何事,为曾经、掌拓纤腰。
好无聊。
四月时光,雨又潇潇。

【注释】

(1)高阳台:词牌名,本调有平韵、中仄韵两种。

(2)铃索:系在马鞍上的金属链子,也指车马上的装饰。

(3)游丝:随风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4)送春泪:形容春天即将逝去而流下的眼泪。

(5)轻绡:薄绸。

(6)夭桃:早开的桃花。

(7)纤腰:纤细的腰身。

(8)三生杜牧关何事:杜牧曾在《赠别》诗中提及:“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时。”

【译文】

拴着马车的缰绳,把花枝儿轻轻摘下,送走了春天的眼泪。

没有看到春天归来,一夜间流水潺潺。

十斛明珠不知是谁的手,向章台取来柔嫩枝条。

可惜这娇艳的夜月。

蜡光照出红润的花瓣,映照着镜子里的红潮。

传来了声音最使人魂销。

自说那些夭夭夭夭的桃花命短,恐怕落花时节早晨。

再啭动春莺,不知道它飞到何处楼高?

你与杜牧的缘分,为什么关涉到了曾经掌拓纤腰。

好无聊。

四月的时光,雨又潇潇洒洒。

【赏析】

这首词描写春去夏至,物是人非,感慨万千。上片起句写花枝被系住,“送春泪满轻绡”,以花拟人,形象鲜明生动;接着写不见花归,暗写春去,“流波一夜迢迢”,既写出了时间之长,也写出了景色之幽美。下片写惜春伤春,感叹自己命运不济,“自说夭夭夭夭的桃花命短”,用杜牧的典故,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喟,“怕落花朝”则进一步表现了对春的留恋和对人生的哀怜。结拍两句写春莺啼鸣,却不知春莺飞处在哪里,更增添了对春天的不舍之情。全词情景交融,语言明快流畅,感情细腻真挚,富有韵味,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