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焚香些少,菊花得句清疏。
小山丛桂落无余。
雁声秋社后,人梦午晴初。
满架葡萄霜饱,溜檐铃索风徐。
一窗竹影照编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注释】

柏子:柏木。柏木烧香,象征清心寡欲。

小山:指王献之的《中秋帖》,其中有“山阴向月是几时”句。

雁声秋社后:秋社日为农历八月,正值大雁南飞,鸣声凄切。

午晴初:午后晴朗的时候。

满架葡萄霜饱:形容葡萄晶莹如雪,挂在架上,如同被秋露打湿了一般。

溜檐铃索风徐:形容风轻轻地吹过屋檐上的铃声,声音悠长。

草玄吾岂敢:我怎敢像司马相如一样写赋呢?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有《子虚赋》、《上林赋》等。

【赏析】

这首词是咏物词中的佳作。作者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秋色图,并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心境联系起来,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艺术魅力。

上阕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首二句“柏子焚香些少,菊花得句清疏”,诗人以柏树和菊花作为意象,表达了自己清心寡欲、追求高洁的人生态度。接着“小山丛桂落无余”,通过描绘桂花飘落的情景,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清纯高雅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雁声秋社后,人梦午晴初”,则描绘出一幅秋社日黄昏时分,人们沉浸在梦中的宁静景象。

下阕则是对前阕中景物的进一步描述。“满架葡萄霜饱”一句,用葡萄的丰满来比喻人生的丰收;“溜檐铃索风徐”一句,则将风轻轻吹过屋檐的声音与秋日的宁静氛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整首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秋季景色之中。同时,作者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作品具有了更深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