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湖山好,又几回题句,年华催换。
少日襟情,老来游迹,旧图都见。
莫道风波恶,泛一叶、钓舟归便。
愁洛阳,暗满胡沙,迟了莼鲈张翰。
非晚。
新恩重眷。
有琴鹤归装,萝荔芳院。
待欲抽簪,怕羲之笑我、庾公尘涴。
陶令容萧散。
记运甓、才专方面。
只兰亭不似新亭,许多春怨。

【注释】

  1. 题俞仲隅卧游图:题画。
  2. 送别:离别。
  3. 湖山好:风景美。
  4. 少日襟情:少年时的感情、抱负。
  5. 老来游迹:老年时的生活足迹,指游历的经历。
  6. 旧图都见:所有的图画都可以看到。
  7. 莫道风波恶:不要说风波凶险。
  8. 泛一叶、钓舟归便:泛着一只小船,乘风而归。
  9. 愁洛阳,暗满胡沙:忧愁洛阳城,心中充满了荒凉之感。
  10. 迟了莼鲈张翰:迟误了张翰的去向。
  11. 新恩重眷:新近得到朝廷的恩典和厚爱。
  12. 有琴鹤归装:有琴相伴,归家。
  13. 萝荔芳院:美丽的庭院。
  14. 待欲抽簪:准备脱下帽子。
  15. 怕羲之笑我、庾公尘涴:担心被王羲之(字茂弘,晋人)讥笑为庸俗之人,被庾亮(字南箕,东晋名臣)视为世俗之人。
  16. 陶令容萧散:陶渊明(字潜明)为人爽朗大方,不拘小节。
  17. 记运甓:指陶渊明在彭泽做县官时,曾作过《杂诗》云:“运甓于闲庭,倚杖于长林。”
  18. 才专方面:才能专一,专心致志。
  19. 只兰亭不似新亭:只有兰亭的美不如新亭(在建康)。
    【赏析】
    此诗作于绍兴二年(1132年),当时诗人正从京城临安赴越州,途中经过浙江杭州,与友人俞仲隅相遇并同游于西湖。此篇为一首送别之作,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情调悲壮,意境深远。
    “题目”二句,点出此行是应友人之请而游西湖;“又几回题句”,表明自己多次游览西湖,留下很多题句。这两句既表明了诗人游湖的频繁,又暗示了这次离别的原因。
    “少日襟情”,以下六句回忆过去在西湖游览的情景。“老来游迹”,表明自己晚年游西湖,多是游历各地名胜古迹。“旧图都见”,表明自己游历西湖时留下的图画都已见过。这些诗句都是回忆过去在西湖游玩的情景。
    “莫道风波恶”,以下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诗人表示,即使西湖的风波再大,也阻挡不了他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他甚至想乘船泛行西湖,欣赏湖光山色的美景。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热爱。
    “愁洛阳,暗满胡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城的愁苦之情。洛阳城地处黄河岸边,地势较高,视野开阔。诗人站在洛阳城中,眺望远处的黄河,不禁感叹世事沧桑,人心易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城的愁苦之情。
    “非晚”,以下二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决心。诗人表示,尽管自己已经年纪很大,但是仍然有信心和决心继续前行,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新恩重眷”,以下四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诗人表示,感谢朝廷对自己的厚爱和关怀,让他能够在晚年继续为国家效力。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有琴鹤归装”,以下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喜悦和期待。诗人表示,有了琴和鹤陪伴在身边,他感到非常快乐和满足。他期待着早日回到家乡,享受家人的陪伴和关爱。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喜悦和期待。
    “陶令容萧散”,以下四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诗人表示,虽然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才华令人敬佩,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比不上陶渊明。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陶渊明一样,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独立的个性。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记运甓”,以下四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精神的认同和赞赏。诗人表示,自己虽然不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但仍然希望能够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独立的人格。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精神的认同和赞赏。
    最后一句“只兰亭不似新亭”,表明了诗人对这次西湖之行的期待和向往,希望这次西湖之行能够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