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与银花语,问一生几度,良夜圆月。
况入新年,早驰情三五,闹蛾时节。
袅袅春如发。
拖逗得、韶光明灭。
怪东风、尽日吹人,扑上一衣寒雪。
怨煞,烟欺雨压。
料弦管都休,灯事销歇。
多少红裙,竞新妆初了,望晴愁滑。
窗底喁喁说。
天甚事、阻人游屧。
不晓败意东皇,可曾耳热。

【注释】

己卯:宋宁宗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为灯节、上元节等,是春节的姊妹节。张灯:《东京梦华录》载,“(汴京)正月望夜,贵家多以瓜样雕刻成花鸟等物,镶嵌于门上,谓之‘门容’”,此指节日装饰。银花:用银粉或银丝装饰的花灯。语:交谈,对饮。良夜圆月:美好而明亮的月光。况入新年,已过元宵,故称“新年”。三五:指农历正月十五日的月亮,也即元宵节的月圆之夜。闹蛾时节:指元宵节夜晚的灯火辉煌。袅袅春如发:形容春风拂动的样子。韶光:指日光或月光。韶光明灭:阳光闪烁不定。拖逗:拉长。韶光,指春天的阳光。怪东风:责怪东风。吹人:使人感到寒冷。寒雪:指雪花。怨煞,埋怨极了。烟欺雨压:形容风雨交加,天气恶劣。料弦管都休:估计吹奏乐器的人也都停止演奏了。灯事销歇:指元宵节夜晚的各种活动都结束了。多少红裙,竞新妆初了:指许多年轻的女子都化着浓艳的妆容,在灯下竞相打扮。窗底喁喁说:窗户下面低语交谈。天甚事:为何这样。阻人游屧:阻碍行人出游。屧:脚跟,这里指步行的人。

【赏析】

《元夕》是南宋诗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该词描写了作者在京城赏灯时的所见所感和心情变化。上片写京城元宵佳节的盛况和作者的感慨,下片写因风雪而无法出游的遗憾,抒发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全词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这首词是作者在京城赏灯时所作。词中描述了京城元宵佳节的盛况和作者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因风雪无法出游的遗憾。全词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