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深掩,不道背人归去远。
倦燕娇莺,啼出阳关第四声。
含愁想问,飘泊天涯何处定。
梦断罗帷,今夜明朝睡起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减字木兰花 其一 送春》,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和赏析:

重门深掩(重门:重重的门户;深掩:深深地关闭着。)
不道背人归去远(不知离去之人背对着自己走得有多遥远。)

【译文】
重门紧锁,不知道离去之人背对着自己走了多远。
倦燕娇莺,啼出阳关第四声(阳关:古代著名的关口,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这里借指离别的地方。)
含愁想问,飘泊天涯何处定(含着眼泪想问你,漂泊在天涯的人,最后会落脚在哪里?)
梦断罗帷,今夜明朝睡起迟(梦醒后,被褥中残留的香气让人难以入睡,直到天明才起床。)

【注释】

  1. 重门:重重的门户,形容门非常坚固、深重。
  2. 深掩:紧紧地关闭。
  3. 不道背人:不知道离去之人背对着自己走的很远。
  4. 归去远:离开得远远地。
  5. 倦燕娇莺:疲倦的燕子和娇美的黄莺。
  6. 啼出阳关第四声:黄莺啼鸣的声音像在唱“阳关第四声”。阳关,古关名,因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而著名。此处泛指离别之地。
  7. 含愁:含着泪珠。
  8. 飘泊:四处流浪。
  9. 天涯:比喻极远的地方。
  10. 罗帷:丝织的帷幕,代指闺房、卧室等私人场所。
  11. 梦断罗帷:梦中的罗帷也因为思念而变得沉重,以致于无法入睡。
  12. 明朝:第二天早晨。
  13. 睡起迟:醒来时感到迟滞、困顿。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送别友人的抒情之作。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不舍与牵挂。首句“重门深掩”,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暗示着即将发生的别离。接着通过“不知背人归去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遥远距离感。第三句“倦燕娇莺”,以春天的象征物来反衬人的疲惫与忧愁。第四句“含愁想问”,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人的情感纠葛和内心的不安。

结尾两句“梦断罗帷,今夜明朝睡起迟”,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夜不能寐,梦境中的罗帷也因思念之苦而显得沉重,以至于影响了睡眠。次日早晨醒来时,诗人依然感到疲惫不堪,无法立即恢复活力。整个诗篇充满了离愁别绪,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是一首典型的宋词风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