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劳,弹冠望,纵飞蓬。笑造化、相戏穷通。风帆浪桨,暮城寒角晓楼钟。暗借霜雪鬓边来,惊对青铜。
萧闲好,何时遂,门横水,径穿松。有无限、杯月襟风。区区个甚,帝尧堂下足夔龙。不如闻早问溪山,高养吾慵。
【注释】
折腰:弯腰。劳,劳累、辛酸。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望:盼望。纵飞蓬:任凭蓬草飘荡。
造化:自然。相戏:相互戏弄。穷通:指贫富贵贱的变迁。风帆浪桨:乘船远行。暮城寒角晓楼钟:傍晚看到城头在寒冷天气里发出的信号,清晨听到楼上传来的报时之钟。暗借霜雪鬓边来:暗地里将白发借给头上的白霜。惊对青铜:惊羡古代的青铜器物。
萧闲好:悠闲自得。何时遂:什么时候能成全。门横水:门前有流水。径穿松:路边长着松树。无限:很多。杯月襟风:手执酒杯,迎风而立。区区个甚:微不足道的事情。帝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放勋,号陶唐氏。足下龙:比喻才德很高。闻早问溪山:早晨起来就去问山中的事。闻早,即晨起。高养吾慵:高洁地保养我的慵懒。
【赏析】
《金人捧露盘》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晚年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是作者在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从江西上西路经湖北西归途中所作,时年五十四岁。词作以写景为主,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及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片开篇“金人捧露盘”,用典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意谓金人捧出美玉制成的露盘,让百姓沐浴清凉之露。此处用此典故表达作者希望百姓能过上安定、清贫、宁静的生活的愿望。
第二句“折腰劳”,意为辛苦劳累。“弹冠”句“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形容官场的忙碌和纷扰;“纵飞蓬”意为任由蓬草任意飘荡,喻指仕途的浮沉与不定。作者以“笑造化、相戏穷通”表现了他对世态炎凉的嘲讽以及对人生变幻多端的超脱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他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第三句“风帆浪桨”,描绘了一幅江上泛舟的景象,象征着作者在宦海中的漂泊无依。末句“暮城寒角晓楼钟”则描绘了日暮时分城头的寒角号声,以及清晨时分的楼阁钟鸣,渲染了一种苍茫孤寂的氛围。
下片开头两句“暗借霜雪鬓边来,惊对青铜”。这里通过“霜雪”与“青铜”两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接着两句“萧闲好,何时遂,门横水,径穿松”则是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生活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安宁,而这种生活并非易事。
最后两句“有无限、杯月襟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词以景入情,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作者豪迈洒脱的个性特征和对自由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