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君王说,臣愿守嘉州。风流别乘初届,元在越王楼。湖上龟鱼何事,桥上雁犀谁使,争挽海山舟。便遣旧姻娅,解后作斯游。
晚风清,初暑涨,暮云收。公堂高会,恍疑仙女下罗浮。好是中郎有女,况是史君有妇,同对藕花洲。拟把鹤山月,换却鉴湖秋。
水调歌头·妇生朝李倅□同其女载酒为寿用韵谢之
曾向君王说,臣愿守嘉州。风流别乘初届,元在越王楼。湖上龟鱼何事,桥上雁犀谁使,争挽海山舟。便遣旧姻娅,解后作斯游。晚风清,初暑涨,暮云收。公堂高会,恍疑仙女下罗浮。好是中郎有女,况是史君有妇,同对藕花洲。拟把鹤山月,换却鉴湖秋。
注释:曾向君王说,臣愿守嘉州。指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四川的嘉州(今四川乐山),但他在那里并没有过上舒心的生活。风流别乘初届,元在越王楼。“风流”是指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与弟弟一起在西湖边饮酒作诗。后来苏轼离开杭州时,苏辙送他到了钱塘江边的越王楼(在今浙江杭州)告别。湖上龟鱼何事,桥上雁犀谁使,争挽海山舟。指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所写的景致。“龟鱼”即龟鱼鳖,指西湖中的水族动物。“雁犀”指代人,这里暗指苏轼的弟弟苏辙和友人陈襄。“海山”指南宋名将岳飞。“便遣旧姻娅”,指苏轼与弟苏辙、朋友陈襄的友谊。“解后作斯游”意思是说他们知道苏轼被贬离京之后才相聚。晚风清,初暑涨,暮云收。公堂高会,恍疑仙女下罗浮。好是中郎有女,况是史君有妇,同对藕花洲。拟把鹤山月,换却鉴湖秋。
赏析:此词是一首赠答兼酬唱之作,是作者在知嘉州任上为李倅所作的答谢之作。这首词的上片写李倅来嘉州时的盛况和自己的感慨。词人回忆自己曾在杭州做官时与李倅的交往,感叹自己被贬嘉州的境遇。下片则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表达自己希望与好友们一同游历山水的愿望。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