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洗烦浊,烈日霁威光。逸人去作太守,旗志倍精芒。莎外马蹄香湿,柳下旟阴晨润,景气踏苍苍。夹道气成雾,我独犯颜行。
对颜行,斟尾酒,点头纲。请君釂此,更伴顷刻笑谭香。为问锦屏富贵,孰与熙宁谏议,千古蔚仪章。世道正颓靡,此意傥毋忘。

【注释】

①水调歌头:词牌名。

②赵阆州希异之官:赵希异,字希夷。北宋时人,曾任蜀州(今四川三台)太守。

③莎外马蹄香湿:莎草之外,马蹄沾满雨水。

④柳下旟阴晨润:旗竿之下,清晨的露水滴润了柳荫。

⑤我独犯颜行:指作者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

⑥釂(xiè)此:斟酒。

⑦更伴顷刻笑谭香:在片刻的欢聚里,大家开怀畅饮,谈笑风生。

⑧锦屏富贵:华贵的屏风,比喻高官显贵。

⑨熙宁谏议:熙宁年间曾担任谏议大夫的官员。

⑩千古蔚仪章:历代帝王都崇尚礼仪制度,以作为天下楷模。

【赏析】

《水调歌头·送赵希夷》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通过描述送别的场景和对朋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之情。

“冻雨洗烦浊,烈日霁威光”,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送别的景象。冻雨洗净了烦乱与污浊,烈日驱散了阴霾与寒气。这两句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也为下文的离别做好了铺垫。

“逸人去作太守,旗志倍精芒。”这里的“逸人”指的是赵希夷,他即将离开故土,到新的岗位上去任职。而“旗志倍精芒”则形容了他的离去,如同旗帜在风中飘扬,显得更加坚定和有力。这里既赞美了赵希夷的才华和魄力,也寄托了作者对他的美好祝愿。

“莎外马蹄香湿,柳下旟阴晨润,景气踏苍苍。”这三句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马蹄沾满了雨水,柳荫下的旗杆也被露水打湿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家的心情也变得更加沉重。但是,当大家再次抬头望去,却能看到那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风景,仿佛一切都充满了生机。这里既展现了送别的凄凉与无奈,又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夹道气成雾,我独犯颜行。”这两句描绘了送别的道路。道路两侧被云雾笼罩,使得原本就不太宽敞的道路显得更加狭窄。而作者却毫不畏惧地走在这条路上,表现出了他的勇气和坚定。

“对颜行,斟尾酒,点头纲。”这三句则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与升华。面对朋友的离别,作者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现实。同时,他也不忘为朋友送上最后一杯酒,以示告别。最后,他还向朋友点了点头表示感谢,感谢他的陪伴和支持。这几句既展现了作者的豁达与豪放,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重视。

“请君釂此,更伴顷刻笑谭香。”这两句则是对朋友未来的祝福与期望。希望他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享受快乐的时光,与他人分享这份喜悦。这不仅是对朋友的鼓励与支持,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为问锦屏富贵,孰与熙宁谏议,千古蔚仪章。”这几句是对朋友过去经历的回顾与评价。询问他过去的富贵是否值得追求,是否比得上在熙宁年间担任谏议大夫、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先贤们呢?这些先贤们的事迹将永远被人们传颂和敬仰。这不仅是对朋友过去的肯定与赞赏,也是对他未来事业的期许与鼓励。

“世道正颓靡,此意傥毋忘。”这两句则是一个总结性的结尾。指出当前的社会风气已经变得颓废不堪,但作者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对读者们的提醒与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