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仙举。便下手、先除色欲。好玉洁冰清大丈夫。更休任、泥拖水漉。
一失人身难再复。莫等闲、把前程失误。今略诉。长生久视,五件堪为凭据。
听取。第一要、涤除念虑。第二要、忘贪戒酒肉。第三要、济贫拔苦。
第四要、常行慈善。第五要、精神保护。依此五件,功成行满,得赴蓬莱仙路。
这首诗是一首道教诗歌,主题是关于修行和修养的重要性。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译文、注释:
应仙举,便下手,先除色欲。(应对仙举,立刻下手,清除色欲。)
译文:在迎接仙人的考验时,立即开始行动,首先消除色欲。
注释:应对,这里是面对;仙举,即仙人的考验或使命;下手,指开始行动或着手处理某事;色欲,指人的情欲。好玉洁冰清大丈夫。(拥有如玉般纯洁无瑕,像冰那样清冽的大丈夫。)
译文:拥有如同玉石一样纯洁无暇,像冰一样清新透彻的男性。
注释:好玉洁冰清大丈夫,这里的“玉”指的是纯洁无暇,比喻人的品质高尚、纯净;“冰”指的是清澈透亮,比喻人的内心清静、清明。更休任,泥拖水漉。(不要再任凭沉溺于污泥浊水中挣扎了。)
译文:不要再任由自己陷入污泥中挣扎,努力摆脱困境。
注释:泥拖水漉,形容人在污泥浊水中挣扎的样子;休任,不要放任;泥拖,泥土上的泥浆;水漉,水流中的沙砾。一失人身难再复。(一旦失去人身,很难再有机会恢复。)
译文:一旦失去了人身(指人的生命),就很难有机会再次获得。
注释:失身,指失去人身,通常用来形容死亡或无法挽回的情况;难再复,意思是难以再次得到。莫等闲、把前程失误。(不要轻率地浪费时光,否则将错失人生的机会。)
译文:不要轻易放弃,否则将错失人生的机遇。
注释:等闲,指不加重视;把前程失误,意味着浪费了未来的可能。今略诉,长生久视,五件堪为凭据。(现在简要叙述,长生不老、长久健康和这五种德行可以作为可靠的依据。)
译文:现在简要叙述一下,长生不老、长久健康和这五种德行可以作为可靠的依据。
注释:今略诉,现在简要叙述;长生久视,长寿和永远健康;五件,指这五种德行;堪为凭据,可以作为可靠的依据。听取。第一要、涤除念虑。(倾听。首要的是去除杂念。)
译文:认真倾听。首要的是去除杂念。
注释:听取,倾听;第一要,首要的是;涤除,去除;念虑,杂念。第二要、忘贪戒酒肉。(其次要做到忘记贪婪,远离酒肉。)
译文:其次要做到忘记贪婪,远离酒肉。
注释:第二要,其次要做到;忘贪,忘记贪婪;戒酒肉,远离酒肉。第三要、济贫拔苦。(第三点需要做到救济贫穷,解除困苦。)
译文:第三点需要做到救济贫穷,解除困苦。
注释:第三要,第三点需要做到;济贫,救济贫穷;拔苦,解除困苦。第四要、常行慈善。(第四点需要做到经常施舍恩惠,做好事。)
译文:第四点需要做到经常施舍恩惠,做好事。
注释:第四要,第四点需要做到;常行,经常做到;慈善,做好事。第五要、精神保护。(第五点需要做到保护精神不受侵害。)
译文:第五点需要做到保护精神不受侵害。
注释:第五要,第五点需要做到;精神保护,保护精神不被外界干扰。
赏析:
此诗以道教修炼思想为背景,强调修炼者应该首先去除色欲,保持纯洁无暇的身心;其次,要忘记贪婪和远离酒肉;再次,要救济贫穷和解除困苦;最后,要经常做好事并保护精神不受侵扰。整首诗旨在引导人们通过修炼来达到身心的净化和提升,实现长生不老、长久健康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