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师父,预指南京。果然得赴蓬瀛。四假凡躯弃下,真性超升。浚仪桥边出现,劝臧公、早做修行。垂教语,遮性命事大,名利休争。
更有登州大薛,在终南一遇,端的分明。刘蒋张翁得药,身体康宁。昆明池西人见,向空中、舞袖轻轻。因得道,做神仙,久视长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满庭芳·重阳真人升霞之后
  • 重阳师父,预指南京。果然得赴蓬瀛。(预指:预示或暗示)
  • 四假凡躯弃下,真性超升。(四假:四个假借,即世俗的束缚。凡躯:凡人的身体。真性超升:真正的本性被提升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 浚仪桥边出现,劝臧公、早做修行。(浚仪桥: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座古桥。劝臧公:劝说臧公开始修行。)
  • 垂教语,遮性命事大,名利休争。(垂教语:教导的话语,指修行的指导。遮性命事大:强调修行的重要性和对生命的长远影响。)
  1. 更有登州大薛,在终南一遇,端的分明。(登州大薛:指唐代诗人薛逢。终南:地名,位于陕西省。)
  • 刘蒋张翁得药,身体康宁。(刘、蒋、张翁:均为唐代诗人,这里泛指文人雅士。得药:获得仙药。身体康宁:身体健康,精神安宁。)
  • 昆明池西人见,向空中、舞袖轻轻。(昆明池:位于今昆明市。舞袖轻轻:形容人们在池边轻盈地舞动衣袖,可能是在表演舞蹈。)
  • 因得道,做神仙,久视长生。(因得道:因为得到了修炼之道。神仙:指修道成仙的人。久视长生:长久地保持视力健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道教题材的作品,通过描述道士修炼的情景,表达了追求精神解脱和长生不老的愿望。诗中描绘了道士在自然景观中的修炼过程,以及他们在人间的修行活动。整体上,诗歌充满了对道家哲学和修行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过对这些意象和情感的描绘,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