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束滩声,月移石影,寒江夜色空浮。丹青古壁,风幡横卧东流。小舣载云轻棹,湖痕渐落葑泥稠。津亭外,隔船吹笛,唤起眠鸥。
非但予愁渺渺,料那人,应自有、一襟愁。霜栖露泊,容易吹白人头。漠漠荻花胜雪,拟寻静岸略移舟。留闲耳,听莺小院,听雨西楼。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此诗为作者在杭州任职时所作,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庆清朝”即《清平乐·丹青古壁》,词句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中。全词以画入词,借画写意,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无奈之情。

“山束江声,月移石影,寒江夜色空浮”,这几句写景,从视觉角度描写,山束、江声、月移、石影都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诗人用“空”字点出自己的孤独和悲凉。

“小舣载云轻棹,湖痕渐落葑泥稠”,这是诗人由景入情的过渡,“小舣”、“载云”都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而“葑泥稠”则写出了这种静景带给人的压抑感,也暗喻了诗人的心情,所以“葑泥稠”是这首诗的关键词语。

“津亭外,隔船吹笛,唤起眠鸥”,这几句写景,从听觉角度描写,津亭外传来笛声,唤醒了睡在湖边的鸥鸟。诗人用“唤起眠鸥”一词,将读者引入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之中。

“非但予愁渺渺,料那人,应自有、一襟愁”,这几句写景,从想象的角度描写,诗人想象对方也会有自己的忧愁,从而引发诗人自己的愁绪。“料”字表明了诗人对于对方情况的猜测,“应自有”一词更是表现出了诗人对对方的同情和理解。“霜栖露泊,容易吹白人头”,这几句写景,从视觉角度描写。这里“霜栖露泊”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处境,“吹白”则暗示出他内心的痛苦。

“留闲耳,听莺小院,听雨西楼”,这两句是诗人在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留闲耳”表明了诗人想要过一种悠闲的生活;“听莺”和“听雨”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答案】

示例一:这首词是辛弃疾任浙江安抚使时期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夜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词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以及内心的忧愁和孤独。

示例二: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杭州任职时所作。词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向往。上片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南夜景图,下片则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全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内心世界和高洁的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