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柳荒城叠鼓,小花静院深镫。年年寒食可曾晴。今夜晴犹未稳。
豆蔻梢头二月,杜鹃枝上三更。春风知得此时情。吹动秋千红影。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又名“忆王孙”“百宜娇”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

暗柳荒城叠鼓:指暮春之时,城边柳树垂条,城上更鼓声声。暗柳,指垂柳。

小花静院深镫(dēng):指庭院内花木葱笼,夜色朦胧。深镫,指明亮的灯火。

寒食可曾晴:寒食节时天气晴朗。寒食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之后一百零五天,古人以清明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即清明节的前一两天)。

今夜晴犹未稳:今夜虽已天晴,但仍不十分稳定。

豆蔻梢头二月:豆蔻梢头是女子的发髻,指少女的年华尚小。二月,指春天刚到的时节。

杜鹃枝上三更:杜鹃鸟啼叫的声音,在三更时分尤为凄切。三更,夜分为半夜至鸡叫之前。

吹动秋千红影:春风拂过,秋千的影子摇曳生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闺怨的小令。全词写景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暗柳荒城叠鼓,小花静院深镫”。首二句写景,点明时间是寒食节的黄昏时刻,暮春时节,城外的杨柳枝条已经垂得很低,城楼上传来了阵阵鼓声,院子里却一片寂静。这两句既写出了时间的傍晚,又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年年寒食可曾晴”,这句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寒食节,又称作“禁烟节”“冷食节”等,是清明节前一两天的一个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以示纪念和怀念先人。然而,由于天气的原因,寒食节常常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节日的无奈和惆怅。

“今夜晴犹未稳”,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寒食节的天气状况。尽管今晚的天气已经放晴,但天空依然阴沉不定,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天气状况让作者感到更加沮丧和无助。

“豆蔻梢头二月,杜鹃枝上三更”。这里,作者将注意力转向了春天的景象。豆蔻梢头,指的是刚刚长出嫩芽的柳条梢头;杜鹃枝上,则是指杜鹃花开的时候。这两个词语都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青春的美好。然而,在这两个美好的画面中,却夹杂着一丝凄凉的色彩。因为杜鹃的鸣叫声在深夜时分尤为凄切,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受。

“春风知得此时情,吹动秋千红影”。最后一句,作者将视线转向了风。春风拂过,秋千的影子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声的情感。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生命的赞美,也包含了对青春的感慨和留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寒食节夜晚独自面对春光的女子形象。她虽然身处困境之中,但她的内心依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坚韧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令人深受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