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老矣,对江山、莫遣泪珠成斛。一箑西风休掩面,白浪黄尘迷目。凤去台空,鹭飞洲冷,几度斜阳木。欲书往事,南山应恨无竹。
宁是商女当年,后来腔调,拍手铜鞮曲。偃蹇老松虽拗□,犹□一枰残局。乌巷垂杨,雀桥野草,今为谁家绿。赏心何处,浩歌归卧梅屋。

《念奴娇·和辛稼轩金陵赏心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怀,下阕抒发感慨。

全词如下:

英雄老矣,对江山、莫遣泪珠成斛。一箑西风休掩面,白浪黄尘迷目。凤去台空,鹭飞洲冷,几度斜阳木。欲书往事,南山应恨无竹。

宁是商女当年,后来腔调,拍手铜鞮曲。偃蹇老松虽拗□,犹□一枰残局。乌巷垂杨,雀桥野草,今为谁家绿。赏心何处,浩歌归卧梅屋。

注释:

  1. 念奴娇:词牌名。
  2. 金陵:今江苏南京。
  3. 赏心亭:在今南京市秦淮河畔。
  4. 一篲西风休掩面:意思是让西风吹散脸上的泪痕,不要遮掩。
  5. 南公:即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丞相徐羡之、中书令檀道济、吏部尚书谢晦。
  6. 铜鞮:地名,位于今山西沁县。这里指代古乐府中的《铜鞮歌》。
  7. 商女:《汉书·李延年传》:“武帝时,上方好神仙,神君自称‘少翁’,对曰:‘上好的上林胡姬,毛嫱、孤鹜,不可得见。……上遂幸上林宫,神君乃言:‘吾欲与上决破此耳!’”后以“商女”指乐伎。
  8. 案牍劳形:案牍: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容公务繁忙。
  9. 案牍劳形,弹筝弄琴:原意是说公文繁重使人劳累,弹筝唱歌使人轻松。比喻为官者应当注意劳逸结合。
    鉴赏: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隐居上饶期间,在金陵赏心亭重登旧地,追怀故国山河,吊古伤今而作,寄寓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上片开头就直抒胸臆:“英雄老矣,对江山、莫遣泪珠成斛。”这是说英雄到了晚年,面对这大好河山,怎忍不流下伤心的眼泪?“一箑西风休掩面,白浪黄尘迷目。”西风瑟瑟,白浪滚滚,黄沙弥漫,令人目眩神迷。这里借风雨来渲染悲凉氛围,也暗含着作者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内心的苦闷。
    “凤去台空,鹭飞洲冷,几度斜阳木。”这三句是对“白浪黄尘迷目”的进一步描写,既点明时间又突出景物的特点。“欲书往事,南山应恨无竹”,这两句的意思是想书写过去的事情,但南山上已没有竹子了。这里的“竹”指的是古代诗人所咏叹的隐逸生活或高洁志向的象征物。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功业难成的无奈之感。
    下片主要抒发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宁是商女当年,后来腔调,拍手铜鞮曲。”这几句的意思是:难道当年的商女就是现在的我吗?后来我的心境变化了,现在只能唱起那《铜鞮曲》来了。“偃蹇老松虽拗□,犹□一枰残局”。“偃蹇”意为弯曲;“□”通“傲”,这里是倔强的意思;“一枰”意为围棋盘。这几句写的是老松虽然倔强,却终究还是被岁月消磨掉了棋局上的残子,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乌巷垂杨,雀桥野草,今为谁家绿”。乌巷垂杨,雀桥野草,这些美丽的景色如今都为谁家所有了呢?这几句是感叹世事沧桑,人事变迁,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这首词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淡雅,充满了一种闲适恬静的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