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天、苍天阒无言,浩歌摘星楼。这茫茫禹迹,南来第一,是古扬州。当日双龙未渡,风月一家秋。中分胡越后,横断江流。
□百年间春梦,笑槐柯蚁穴,多少王侯。谩平山堂里,棋局几边筹。是谁教、海乾仙去,天地付浮沤。书生老,对琼花一笑,白发苍洲。

【解析】

这是一首题壁词。上阕写登临怀古,下阕抒发感慨。全词表达了词人对扬州城繁华盛景的怀念,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叹。

【答案】

①“苍天”:指天空。②“阒无言”:寂静无声。“浩歌摘星楼”:大声唱歌在摘星楼上。③“禹迹”: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南来第一”:南来的第一条道路。④“双龙”:双龙山。⑤“风月”:自然景色。⑥“中分胡越后”:黄河南北分界处。⑦“横断江流”:黄河横穿长江。

译文:

问苍天、苍天寂静无声,我在摘星楼上高声歌唱。眼前这茫茫大地上,南来的第一条道路,是古老的扬州。当年大禹治水时,双龙山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色交相融会,一派和谐景象。后来黄河南北分界处出现,把黄河的河水分成了两股,使黄河横穿长江,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

赏析:

此词为登临怀古之作,词人在登临怀古之际,不禁发出感慨,以表达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叹。

开头两句“问苍天、苍天阒无言,浩歌摘星楼。”直抒胸臆,以发问的形式,将苍天比作沉默不语的人,自己则在摘星楼上放声高歌。“浩歌”是放声高歌的意思,表现了词人豪迈的性格。“摘星楼”,即今江苏省扬州市的东关街,是古代有名的游览胜地,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向有‘东南第一佳丽地’之誉,其山川之美冠于海内。”“摘星楼”便是扬州最有名的一座高楼。词人登上这座楼,放眼望去,只见一片浩瀚无际的大江,滚滚奔腾,势不可挡,于是情不自禁地唱起高亢激越的歌曲。这里,词人通过描绘一幅壮丽的图景,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接下来“这茫茫禹迹,南来第一”三句,词人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作者认为,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遗迹,正是扬州城的所在之地;扬州又是南方第一大城市。“禹迹”一词出自《尚书·禹贡》,意思是大禹治水后所到之处。此处借指扬州,表明扬州自古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中分胡越后”一句,意指黄河南北分界处将中原和淮河以北地区分开。而淮河以北正是古代的北方边疆。“横断江流”一句,意指黄河横贯长江,使长江与黄河之间有了天然的屏障。黄河与长江在中国历史上都曾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共同哺育着中华儿女。

过片“□百年间春梦,笑槐柯蚁穴,多少王侯。”三句,词人由写景转入抒情,感慨时光易逝,世事沧桑。“笑槐柯”,典出晋代葛洪《抱朴子》中《金丹篇》:“夫槐科者,槐树之小枝也。虽木之微细,而能致雨露之泽,故谓之槐柯。”此处用以比喻时间。“王侯”指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百年间”,指自春秋以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笑”,意为讥讽。词人在这里用反语形式,讽刺那些历史上的王侯们,他们生前显赫一时,权势滔天,死后却如蚂蚁般渺小,转眼就被世人遗忘。

结尾处“谩平山堂里,棋局几边筹。是谁教海乾仙去,天地付浮沤。”“谩”同漫,徒然。“平山堂”,宋代范仲淹所建的私家园林,位于扬州西北郊的蜀冈上。“棋局”即围棋盘。“筹”指棋子。“海乾仙去”,意指神仙已经离去(海枯石烂)。“天地”指自然界。“付浮沤”,喻指一切都像水中的泡沫一样转瞬即逝。“浮沤”,水面的泡沫,比喻短暂的事物或虚幻的东西。“书生老”,意指自己已年迈衰老。“白发苍洲”,意指白发苍苍,满头白发。此处既写出了自己的年龄已老,又点出了自己一生的经历。

整首词意境开阔,气势恢宏,笔力遒劲,语言明快,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辛弃疾词风豪迈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