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萼暗传春信,菊枝尽傲霜威。风姿元与岁寒期。况是小春天气。
翠实调羹未晚,秋香添寿多宜。高名北海旧蟠螭。未似东山雅意。
【诗句释义】
梅花的花萼里暗传春天的消息,菊花的枝头尽情地傲视着严寒的威力,它们的风姿本来就与岁寒三友相称。何况这还是小春天气,更显得它们清雅高洁。
绿色的果实调羹尚且不晚,秋天的香气为增添寿数是很合适的。高名在北海时就像蟠螭一样威猛,现在却不像东山王谢堂前的雅致了。
【译文】
梅花瓣儿中暗含着春天的消息,菊花枝头傲视着严冬的威势。它们的风采本来与岁寒三友相配。更何况此时正是小春时节,更显得它们的品格高雅、高洁。
绿色的果实可以做成美味的汤羹,秋天的花香也可以用来增添寿数。你在北海做官时的威猛形象还历历在目,但你现在已经不如从前那样有雅致了。
【赏析】
全词通过咏叹梅花和菊花的高洁品质,赞颂中丞大人的德政业绩。首句写梅,点明时间是小春,说明梅已开放。次句写菊,突出其凌霜之姿,表明节候已是小春,说明菊也已盛开。两诗皆以“梅”起兴,用“菊”作结,而中间四句则从“梅”、“菊”所表现的不同特性来进一步加以烘托和映衬,使二者互相映发、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梅”因有“花萼”而暗含春信;“菊”因有“秋香”而可增添寿数。这是对梅花、菊花的赞美。接着两句,由梅、菊写到“调羹”、“添寿”,都是喻意,意谓这些贤能之士都可用来做调味品,增添人们的寿命,即他们都能造福于百姓,有益于国家。这是对他们政绩的颂扬。最后两句说,你当年在北海做官的时候,威猛如蟠螭;现在虽然退隐东山,但你的雅志仍然不减当年,这是对他们品德的褒扬。全词语言优美流畅,意境开阔雄浑,格调清新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