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下空歌白雪,琴中谁听高山。人生何用钉疏顽。不过两盂日饭。
梦到钓台老树,秋风闲煞渔竿。沙鸥无数点江干。知我忘机去慢。

【解析】

《西江月·郢下空歌白雪》是南宋诗人陈亮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开头两句写景,“郢”指郢州,即今湖北宜城,为楚地古都。“白雪”和“高山”是乐府曲名,此处借指音乐。“琴中谁听高山”,意思是:在琴声中,又有谁能听得懂高山的意旨呢?作者自问自答,既写出了弹琴人的孤寂,也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人生何用钉疏顽”,意思是:人生何必像那顽固的人那样刻板拘泥呢?这是全词的核心思想。后两句写梦境。“秋风闲煞渔竿”,意思是:秋风把钓鱼用的竹竿给吹断了。一个“闲煞”字,表明了渔者的心情。“知我忘机去慢”,意思是:知道我的渔人,忘记了他的机谋而去了,他离开得很慢。这句既是写梦,也是写情。“沙鸥无数点江干”,意思是:无数的沙鸥点缀在江边。这里运用了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幅秋江晚景图。最后一句说:“知我忘机去慢。”是说,知道渔翁的渔竿被风吹断的人,忘记机心而去的会很慢。作者通过这一梦境,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在郢州,空对着白雪般的琴声,又有谁能听懂高山流水的意韵呢!

人生何必像那顽固的人一样刻板拘泥!

梦到钓台,老树秋风,闲煞了渔竿,沙鸥无数点江干。

知道渔人忘记机心而去的会很慢。

赏析:

这首词作于淳熙三年(1176)冬,陈亮因反对韩侂胄北伐失败而贬谪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县)军学教授期间。词中抒写了词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对友情的眷恋。

上片以“郢下”发端,交代了写作地点,“空歌白雪”四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弹琴者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白雪”和“高山”是古代著名的乐曲,这里指音乐。“谁听”二字,说明弹琴者无人倾听,只有自己一人。“钉疏顽”、“日饭”二句,则形象地写出弹琴者的孤独寂寞。“人生何用钉疏顽”,是全词的关键词,意思是说:人生何必像那顽固的人那样刻板拘泥呢?(这里作者反其意而用之),“疏顽”与“钉顽”相对,“钉”字在这里有“刻、硬”之意,“疏”字则有“不固执、不拘泥”之意,二者相比,更突出了“疏”的意味。“不过两盂日饭”,意思是:不过每天两碗粥而已,这反映了词人的生活清苦。“两盂日饭”,虽只是日常的食量,但却体现了词人在生活清苦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下片转入抒情,首二句写梦境。“梦到钓台老树”,梦中见到的是钓鱼台的老树。据《晋书.陶潜传》:“尝九月九日无风雨,渊明登高赋诗,连体三章,文不加点。”“秋风闲煞渔竿”,梦见的是秋风把钓鱼用的竹竿给吹断了。一个“闲煞”字,表明了渔者的心境。“沙鸥无数点江干”,“无数”一词,既形容了沙鸥之多,又暗示词人心情之闲散、超脱。这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它不仅写出了词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超然物外的情怀,还揭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得到世俗的理解。这种矛盾正是词人内心痛苦的反映。

结尾两句写梦醒后的感慨。“知我忘机去慢”,意思是说:知道我的渔人,忘记了他的机谋而去了,他离开得很慢。这句既是说梦话,也是说情话。“知我”二字,既表达了词人对知己的珍视,又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孤独。“知我忘机去慢”,既是说梦话,也是说情话。

整首词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淡雅,意境深远含蓄,充满了一种闲适恬淡的情趣和旷达豪放的气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