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浑语不枯,意尽文自止。
思成茧抽绪,涣若风行水。
恭惟古先民,吾今亦如此。
谁欤章句绘,碌碌寄馀子。
述古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其全诗如下: 道浑语不枯,意尽文自止。 思成茧抽绪,涣若风行水。 恭惟古先民,吾今亦如此。 谁欤章句绘,碌碌寄馀子。 注释 - 道浑:指晋代的道安(312-385年),著名高僧、佛典翻译家。 - 语不枯:言辞精练,不显浮夸。 - 意尽文自止:言语虽简,但意思表达得恰到好处,无需赘言。 - 思成茧抽绪:比喻思考深入,如同蚕茧中的丝线逐渐抽离,形成完整的结构。 -
【注释】 1、大垣:指天地间的界限。 2、人自隐多岐:人生道路多歧,各自选择不同的路。 3、任理忘恩怨:任凭自然道理而忘掉个人的恩怨情仇。 4、何乃累吾私:怎能因此而拖累了我。 5、元气:指自然界的原始生命力。 6、雨露:这里指自然界的恩惠。 7、丰悴:繁盛衰败。 8、固弗已:当然不会停止。 9、橐籥(tuò yuè):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竹管吹奏。这里借指天地万物。 10、竟是谁设施?
【注释】 稽古:考察历史,以古为鉴。嘉言:美言。逸欲:放荡的欲望。戒谆谆:告诫再三。大圣:古代圣君。若:如果。重瞳:指有两颗瞳孔的眼睛。禹益:夏禹和商汤。互陈:互相陈述。阿衡:辅弼君王的大臣。风愆:过失。周太保:周公旦,周武王时的大臣,曾辅助武王灭商建周。旅獒:周公所著《尚书·旅獒》。却来宾:拒绝前来朝见的人。敬观无逸图,有邦万世珍:敬看无逸的故事,是万代珍贵的典范。夫何事荒怠,此道未遑询
【解析】 试题本诗为五言绝句。前两句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不息;后三句写河洛之间有图书,羲皇、禹王开创了玄妙的幽微之理。接着写历代圣人接续着前贤的事业,人文事业日益昌明;最后四句写从秦汉以来,只看见枝叶繁茂而看不见根本;千载之后濂溪、洛川探求其源,紫阳先生建立了条理分明的理论体系,垂训后人。前四句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不息;后五句写河洛之间有图书,羲皇、禹王开创了玄妙的幽微之理
【注释】 苍:指《尚书》;姬:指《诗》。 讫:结束。 炎刘:《书序》中说,“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于禹。夏后帝践位,五年之丧毕,东巡守,至于岱宗,见九逸。诸侯朝觐者二百馀国,天下明堂、通道、大通之制毕。” 区区:谦词,指自己;叔孙、孟孙:春秋时鲁国两大家族;子:指孔子;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守文:遵守古代的制度。 二戴:指西汉的《礼记》和东汉的《礼记》,是儒家的礼典。 贾董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主题思想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如本诗的题意是“述古”,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分析其情感态度和思想内涵。本题的关键词有“屈子变风雅”,“骚经寓孤忠”,“后贤袭轨辙”,“长卿得其宗”“淳风日以靡”等。 【答案】 ①首联:屈原改变了《诗经》的风气与雅正,《楚辞》寄托了孤忠。②颔联:屈原光华与日月同辉,耿耿忠心照耀千秋万代。③颈联
诗句解析 1 马迁述世业,博洽靡不通。 - 马迁:即司马迁,古代历史学家,著有《史记》。 - 博洽:广泛而深入的学识。 - 靡不通:没有不精通的。 - 注释:司马迁叙述了自己的家族世系和广泛深厚的学识。 2. 蚤游燕赵间,飘飘气豪雄。 - 蚤:早。 - 燕赵: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和燕国,这里借代指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或者人物活动区域。 - 飘飘:形容飘逸、自由的样子。 - 气豪雄
让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圣神御宸极,朝宗众流奔。 - “圣神”指的是帝王的神圣与英明,“宸极”是古代对天子居处的称呼。这句诗表达了皇帝统治下的秩序和统一。 - “朝宗众流奔”意味着各种水流汇聚到一起,比喻各地的政治力量向中心汇聚,形成了一种统一的态势。 2. 三正乃迭建,万化归一元。 - “三正”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三个朝代或政权交替,象征着政治上的更迭与变革。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选项要求对比理解诗歌,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描述。 “僬侥不可举,侏儒不可援。蒙瞍不可视,嚚喑不可言”,这四句诗是说:僬侥人不能举起,侏儒人不能拉扶,蒙昧的人看不见,愚蠢而狂妄的人不会说话;“玉人事雕琢,所贵得瑶琨”两句,诗人说:玉器经过加工雕琢,所以它贵重在于它是美玉。“箓竹兴君子,猗猗美淇园”,诗人说
【解析】 “述古”是题目,点出诗的写作内容。全诗以叙写历史人物、事件为主。开头四句先点明诗人要写的对象。“闳辩谈天衍”,指孔子;“文具雕龙奭”,指荀子;“公孙持坚白”,指公孙龙;“李悝尽地力”,指李悝。接着,诗人从四个方面叙述了这些人物的历史贡献。接下来四句,诗人又从反面来写这些人的不幸遭遇。“荀卿独老师”,“着论推儒墨”,指荀子;“纷纷溷浊世”,“龙虎互吞食”,指韩非子;“大道隐不遂
【注释】 炎纲失其驭,孽臣奸日滋(炎:太阳。纲:车轴。驭:驾驭车马。孽:指乱臣贼子。奸:欺诈、作乱。):太阳的轨道失去了控制,乱臣贼子一天比一天猖獗。扬郎独持戟,三岁乃不移(扬:扬雄,字子云,西汉著名文学家。戟:兵器。):扬雄独自拿着武器,三年没有挪动。闭门事草玄(闭门:闭户。事:从事。草玄:写《太玄》。玄:道家经典。),抉摘穷幽微(抉摘:摘除。幽微:深奥微妙的道理。):关起门来写《太玄》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官时期写的。据《唐才子传》载,李阳冰曾向李白索要他的诗文,李白便写下了这首诗。诗中的主人公,是指当年鸿门宴上项羽与刘邦的故事,以及后来刘邦战胜项羽的历史事件。 首联“鸿门宴高张,虎奋龙委蛇。”鸿门宴是指汉高祖刘邦与项羽在鸿门举行的宴会。当时,范增以武力胁迫项庄舞剑,意欲趁机杀害刘邦。然而,项伯为了保护刘邦,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剑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鸿门宴上
译文 国风的美是王者化育天下,雎鸠相和象征着正道伦理。 结发为夫妻,恩爱日深如一日。 淑女端庄谨慎,嫌恶亲昵不是所喜悦。 甘愿随冀子耕作,贫贱不厌生活艰辛。 如何会稽妇,喋喋不休负薪人。 亦有轻薄士,杀妻求得将军之位。 最可贵的是闺中,互相尊敬如同宾朋。 举案重于高义,细丝感微言。 叹息白头曲,忍作清路尘。 注释 1. 国风美王化: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其内容反映了周代的王者教化
【注释】 北风何萧萧:指北方的寒风。 感慨过易水:指荆轲刺秦的故事。易水,战国时燕国北部边境上的一条河。这里泛指送别之地。 蛮夷一少年:指荆轲。 矫矫今壮士:指樊于期。樊于期是战国时卫国人,与荆轲友善,曾因得罪秦王而逃匿到赵国。后被秦悬赏千金购求他的首级,他被迫为秦王献上首级。 药囊提匕首:谓樊于期将头献给秦王时,身中两刃。 殿柱空复倚:谓秦王见樊于期已死,便在殿柱上倚剑而立,表示惋惜悼念。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诗。诗人通过写梦、观鱼、涂龟曳尾等寓言故事,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全诗以“逍遥游”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在政治失意后寄情山水,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的情感。 “述古”是题序,以下便是作者自叙其生平事迹。 首联,从梦境入手。据《列子·黄帝》篇云:“黄帝昼寝,而梦见白头狂夫曰:‘吾昔与君异,俱有神灵,今我使风,君为强,我为弱……’”此乃庄子之寓言,托黄帝之口而说齐物之论
【注释】 塞门:边关。将军远围猎:将军在边境上围猎。酒性渴复怒:饮酒解渴后又因愤怒而发怒。虎血骑生歃:喝着老虎的血,吃着生肉,饮宴欢乐。满酌饮□头: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喝得十分痛快。齿龀不堪漆:乳牙还未换掉,牙齿已长出,不能涂漆。何人武灵服:谁人能穿上武官的服饰。骑射群椎髻:骑着马儿,张弓搭箭,一个个都梳着椎形发髻,表示勇敢好战。将军运猿臂,雕弓胜重革:将军像猿猴那样善于运力
【诗句释义】 项王在江东兴起,其志向在于富贵。他意得志满时容易气馁,难道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吗?起初吉祥地示人必死,最终凶险却因分地而致。披上绣衣恐怕夜长梦多,想要建立霸业徒然放纵自己。不敢继续灭亡前秦,鸿门宴只不过是小孩儿游戏。汉本来没有小的谦让,楚国已经失去了大计。平间也即项羽本已发动兵变;越反而毫无意思。往来奔波苦楚兵,并力斗智实为斗争。至今阴陵道夜雨中,英雄泪洒如雨滴。怀念归去岂成王者之位
【注释】 于公:指春秋时期晋国的司法官,因公正执法、平恕百姓,而受到民众的爱戴。 师伯:《左传》中记载,鲁国大夫叔孙豹字子车,字伯姬,又称师伯,名豹,是孔子的老师。 淮阴侯:汉初开国功臣韩信的封号。 硕鼠:《诗经·魏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后用“硕鼠”形容贪官污吏。苍鹰:猛禽。比喻官吏。 比比(bi):纷纷。 矧(shěn):况且。 【赏析】
诗句解释 - 述古:这是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 积怨岂无自:怨恨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 - 忘怀良亦难:忘记仇恨或恩怨是非常困难的。 - 睚眦相往复:小争执不断发生。 - 切骨有馀叹:痛苦深重以至于无法忍受。 - 爰丝毁绛侯:绛侯(灌婴)被爱丝所伤。 - 后乃与交欢:后来他们和解。 - 上前辱赵谈:赵谈受到侮辱。 - 所以能自安
【注释】 1.述古:诗人自指。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相传为范蠡荐给吴王夫差,助其灭吴。 2.始亦教歌舞:指西施入吴后,开始在夫差身边教歌跳舞。 3.艳女:美貌女子的代称。 4.容:容貌。 大臣宜握吐:指西施作为美人,应当得到重用。 5、6 两句是说西施的衣袖长而空。比喻她徒有美貌,不能实际做事。 7 两句是说西施被吴王夫差当作毒媒,用来害死伍子胥。 8、9
诗句解读与分析: 1. 诗意分析 - 翔鸟无定栖:比喻韩信(或某人)没有固定的居所,四处漂泊不定。 - 飞龙无亢鳞:比喻韩信在淮阴时遭遇困顿,无法施展才华,如同飞龙失去亢龙之姿。 - 韩信在淮阴:指历史上的韩信,他在秦末汉初的时期,因被刘邦赏识而加入其军。 - 进食岂望报:表示韩信在困境中不图回报,只求生存。 - 斯言良有神:认为这种不求回报的行为是有神助的。 - 区区王齐楚
【注释】 贱:指地位低,受歧视。 贵:指地位高。 恨:遗憾。 朱翁子:即朱温,五代时后梁太祖的名。此指他的儿子朱友文,当时为蜀主王建所杀。 采薪:砍柴。 恧(nù):惭愧,羞惭。此指羞愧于妻之采薪。 卓女、卓:指董卓,东汉末年权倾朝野的权臣。 淫奔:男女私奔。 乃在倦游时:指此时已到晚年。 激昂:意气风发,精神昂扬。 负弩(nǔ)过:背负弓箭,形容精神振奋。 忸怩(ní ni):害羞的样子
诗句释义 1 曾参不杀人:曾参是一个著名的儒家学者,他主张“非礼勿视”,即不要因为个人喜好而违反礼节。这里可能指曾参在面对不道德的行为时,选择了保持沉默或不去干涉。 2. 慈母终下机:慈母通常指的是母亲,这里的“下机”可能是指放下手中的活计(如织布、缝纫等),表明慈母为了儿子的安全和成长,愿意暂时放下家务事。 3. 无兄云盗嫂: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没有哥哥的情况下,弟弟会更容易受到别人的欺骗或利用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谗口成铄金,沉舟由积羽。 —— 这句诗描述了谗言如同熔化金属,而小错误积累如羽毛最终可能导致船只沉没。 - 注释: 谗言(毁谤之语)像熔化金属一样能毁坏人;小的过错(积羽)虽小但累积足以导致大灾难。 - 赏析: 这反映了诗人对小人得势、正直者受排挤的担忧,以及因微小错误累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2. 苍蝇正群飞,白璧无完素。 —— 比喻了小人的聚集和美好事物的瑕疵。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然后根据语句内容和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绝、横、蚩蚩、攘攘、董夫子、治本、概、忘。 【答案】 1. 微言既以绝,一变为从横。 2. 下以游侠权,上以刑名衡。 3. 六国固蚩蚩,汉兴亦攘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