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昭阳协洽,尽阏逢涒滩,凡二年。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癸未,公元三八三年)
春,正月,秦吕光发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窴为乡导。
三月,丁巳,大赦。
夏,五月,桓冲帅众十万伐秦,攻襄阳;遣前将军刘波等攻沔北诸城;辅国将军杨亮攻蜀,拔五城,进攻涪城;鹰扬将军郭铨攻武当。六月,冲别将攻万岁、筑阳,拔之。秦王坚遣征南将军巨鹿公睿、冠军将军慕容垂等帅步骑五万救襄阳,兗州刺史张崇救武当,后将军张蚝、步兵校尉姚苌救涪城;睿军于新野,垂军于邓城。桓冲退屯沔南。秋,七月,郭铨及冠军将军桓石虔败张崇于武当,掠二千户以归。巨鹿公睿遣慕容垂为前锋,进临沔水。垂夜命军士人持十炬,系于树枝,光照数十里。冲惧,退还上明。张蚝出斜谷,杨亮引兵还。冲表其兄子石民领襄城太守,戍夏口,冲自求领江州刺史;诏许之。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良家子至者三万馀骑,拜秦州主簿,金城赵盛之为少年都统。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兗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馀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五 · 晋纪二十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五 · 晋纪二十七》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著作。
这部作品详细记录了东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是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献之一。下面从多个角度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 历史背景:《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特别注重对政治事件的详实记录。晋纪二十七则具体涉及到东晋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如王敦之乱等。《资治通鉴》的编纂体现了作者以史为鉴的目的,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来指导现实政治。
- 内容特点:《资治通鉴》以其严谨的历史考证、客观公正的叙述方式而著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年代记事,更注重事件背后的原因分析和影响评估,力求让读者从宏观上理解历史的走向和规律。在晋纪二十七中,作者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矛盾有较为深入的探讨,这有助于后人更好地认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
- 艺术价值:《资治通鉴》的艺术价值也不容忽视。作为一部史学巨著,它的文笔流畅,叙事清晰,既有生动细腻的人物描写,也有宏大的场景描绘。对于现代人来说,读这样的历史书籍不仅可以学习历史知识,还能够提升文学素养,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 历史意义: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取历史信息,但阅读原著仍然是一种独特的体验。通过对《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的研究,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把握时代变迁,这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五 · 晋纪二十七》不仅是了解东晋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学方法的宝贵教材。通过深入研究这部作品,人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