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
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
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
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
春闺
介绍
《水龙吟·春闺》是清朝女词人徐灿的作品。
字慧远,号秋湖,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其诗作以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见长。在这首《水龙吟·春闺》中,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愁怀,展现了女性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作品不仅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还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相关推荐
译文 铁马三军已经出征,二月金闺中人归还。 边愁萦绕思乡上国,春梦失落阳关。 池水清澈如同琉璃,园花斑斓似玳瑁斑。 岁月如梭空自抛掷,忧虑满怀无法掩饰。 注释 - 铁马三军去:铁马指的是装备精良的战马,三军指全军。此处形容军队出征的壮观场面。 - 金闺二月还:金闺指的是皇宫中的内室,二月通常指的是春天。这里暗示了宫廷内的人员在春天结束前返回。 - 边愁离上国
戍客戍清波,幽闺幽思多。 暗梁闻语燕,夜烛见飞蛾。 宝鸭藏脂粉,金屏缀绮罗。 裁衣卷纹素,织锦度鸣梭。 有使通西极,缄书寄北河。 年光只恐尽,征战莫蹉跎。 注释: 1. 戍客戍清波:戍客指的是驻守边疆的士兵,戍清波意味着他们在清澈的湖水边守卫。 2. 幽闺幽思多:幽闺指的是深闺之中的女子,幽思多表示女子有许多深沉的思绪。 3. 暗梁闻语燕:暗梁指的是昏暗的屋梁,闻语燕表示听到檐下燕子的话语。
【注释】 愁坐兰闺:指妇女独处室内,闷坐无聊。 卷帘巢燕羡双飞:燕子归巢时,人们常常羡慕它们双双对对地飞回窝里。 管弦楼上春应在:管弦声是音乐的别称。楼上有管弦乐器,所以春天就在楼上。 玉笛岂能留舞态:玉笛声悠扬动听,但是不能留住舞姿。 金河犹自浣戎衣:金河,指黄河。洗甲胄,即洗去军装,准备打仗。 梨花满院东风急:院子里落满了梨花,东风刮得十分猛。 惆怅无言倚锦机:惆怅
【诗句释义】 春闺:春天的闺房。 枕带(qǐn xià)萦春思,窗纱漏晓光:枕头被带上缠绕着思念,晨曦透过窗户的纱帘透进光亮。 蟏蛸(xuān shāo)伤远别,鶗鴂(chì zhé)感流芳:屋梁上爬满了蟏蛸,这触动了离人的远别之情,听到杜鹃的叫声让人想起逝去的美好时光。 妆匣(jiàng)蒸残粉,薰炉试旧香:打开梳妆匣子,取出残留的胭脂,点燃熏炉,让旧时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洞房灯烛外
【注释】 嫩柳:刚发新芽的柳条。拖春眼眼愁,春天的柳条像人的眼着愁思一样。怨春:埋怨春光。人立柳边楼:站在楼上,眺望着春天的柳林。芳心已被流莺说:芳心已经被黄莺说尽了。手撚花枝暗点头:手捻着花枝,在暗自点头。 【赏析】 这是一首情致幽微的闺怨诗。首句“嫩柳拖春眼眼愁”,点明时令,写春天来临,柳树吐绿,柳絮飞飘,而闺中女子正对着柳枝发呆,心事重重,愁思满怀。次句“怨春人立柳边楼”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全诗如下: 春闺 燕语莺啼触拨侬,院深懒傍绣帘栊。 一年春事半晴雨,万里云帆几夕风。 柳欠温存牵怨恨,萍无拘束自西东。 此情莫向桃花说,说与桃花也落红。 译文: 春天的夜晚,燕子和黄莺的叫声触动了我的心弦,但我却懒得靠近那华丽的绣帘。 一年中春天的事情一半是晴好的天气,一半是被雨水打湿。 万里之外,我乘坐着云帆在海上航行,经历了几晚的风浪。 柳树没有一点温暖和关怀
【注释】 翠阑:绿色栏杆。 别长愁觉钏金宽:离别久了,感觉手镯变宽了。“别久”指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很长,“钏金宽”指手镯变宽了,是形容思念之深。 颦眉钿叶抛鸳甃:把眉毛皱起,抛掷在鸳鸯瓦上。 弹泪灯花落凤盘:泪滴到灯花上,像雨点落在凤凰的盘子上。 梅粉有香供夜雨,柳丝无力受春寒:梅花散发香气来供给夜晚的雨水,柳丝无力抵挡春天的寒冷。 阶前拾得相思子,自结罗囊绣合欢:从台阶前捡到了相思豆
注释:春闺 寂静的梨花院落,我独守着一份寂寞。远山的愁绪似乎渗入了两眉之间。 黄金制成的络索,珊瑚坠饰的发冠,我独自一人站在春风中,教白鹇鸟飞翔。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品味生活、品味人生的情感。诗中的“寂寞”、“愁”等词语,都描绘出了诗人深深的孤独和忧愁。诗人选择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独自站在花院中,欣赏着春风中的白鹇鸟,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凄凉,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注释:我虽然心中有许多怨恨,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所以我只好闲来无事,吹落柳絮,穿过青林。偶尔想起去年此时,仰面聆听黄莺在枝头啼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的内心世界。她虽有满腹的心事,但无人诉说,只能以柳絮为伴,度过寂寞时光。偶然间回忆起去年此时的情景,仰望天空,聆听黄莺的鸣叫,仿佛听到了那失落的玉簪落地的声音。全诗通过描写这位女子的内心活动,表达了她的孤独
【注释】 春闺 :指女子居住的内室。春闺,春天里的女子闺房。 屏山:屏风上绘有山峰,故名。 梦断整云鬟:形容女子在梦中梳妆打扮完毕,醒来时却已睡去。 金鸭吹香:古代一种熏香,用黄铜制做,中间插一木柄。 背倚阑干听燕语:背倚栏杆倾听燕子的鸣叫。 一帘风雨卷春寒:一阵风雨袭来,把春天的寒冷卷走,只剩下帘子上的雨水。 【赏析】 这首《春闺》,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绝句。全诗以“春闺”为题
【注释】 曲栏干外:曲折的栏杆外面。 柳垂垂:杨柳条下垂。 轻风燕子飞:微风吹过,燕子飞翔。 独倚危槛思往事:独自一人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在回忆过去的事情。 落红撩乱点春衣:飘落的花瓣乱纷纷地点缀着春天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春闺》诗。这是一首咏人抒情的绝句。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第一句“曲栏干外柳垂垂”,写的是春日里的景象。“曲栏干”即长满绿草的栏杆
春闺 雪晴梅破发幽香,莺作春声入画堂。 多少玉人魂梦断,不胜情况恨更长。 注释 - 这首《春闺》是明代著名诗人陈子龙所作,诗中通过对春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对亡国之痛的哀叹。 - “春闺”在汉语中指的是女子的闺房,亦指闺中的女子,此处借指思妇。 - “雪晴梅破发幽香”通过描绘雪花初霁、梅花绽放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 -
诗句释义及赏析 杏花零落燕泥香,闲立东风看夕阳。 - 关键词:杏花、燕子、东风、夕阳 - 注释:春天的杏花已经凋零,残留在树枝上的是淡淡的花瓣;燕子飞来落在花瓣上,留下了它们的气味。春风轻轻地吹动,我静静地站在院子里,看着夕阳西下。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春日里的景象,杏花已经凋零,而燕子依然停留在上面,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夕阳西下,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倒把凤翘搔鬓影,一双蝴蝶过东墙。
注释:春天的闺房 我无聊地画着金钗,记录远人的音容笑貌。 杜鹃鸟啼叫得声声血泪,又送走了残春。 琵琶上没有多少弦,近日相思弹奏不真。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人写尽了对远人深深的思念与牵挂,表现了作者在孤独中无尽的等待和煎熬。全诗以“闲”字统领全篇,抒发了闺妇在春日里的孤独感和寂寞情。首句写闺中女子无聊之时,用金钗画下远方亲人的音容笑貌;次句写杜鹃啼血,又送走了残春,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三
【注释】 ①春闺:春天的闺房,即妻子的卧室。 ②少妇:年轻女子。 ③看花泪满裳:看花流泪,泪水沾湿衣衫。 ④盈盈:形容水满而流,也形容人笑眯眯的样子。 ⑤终日:整天,整日。 ⑥不成妆:没有化妆。 ⑦裁:裁剪、缝制。 ⑧无用处:无法使用,无用。 ⑨书:书信。 ⑩犹说在辽阳:书信上还提到在辽阳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诗,抒写一个妇女从丈夫远出后,因思念之苦而产生的悲愁。首句“春闺”
【注释】: 画楼:指有彩绘的楼阁。红烛黄昏:指黄昏时的烛光。思妇:思念丈夫的妇女。啼春泪痕:春天时想念情人而流泪的痕迹。 轻烟别院: 杨柳树丛里飘荡着轻纱似的烟雾,是别院中的柳树被风吹动,像人一样在舞动,所以称“轻烟”。 梨花细雨重门: 梨花盛开的季节,下起了如丝般的细雨。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闺中少妇的相思之苦。开头二句写思妇在黄昏时分,看到画楼上燃起红烛,不禁勾起对远方郎君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逐句对诗词进行翻译,最后分析诗中所写事物的象征意义。 本首小令,描写了闺中少妇的所见所感。上片主要描写少妇在闺房所见之景。入帘双燕傍人飞,二月香巢语尚微。“入帘”二句,描绘出一幅初春景象。燕子飞入帘内
【注释】 深院:指闺门之内。飞花:落花。急:快速,迅速。又看:再看。坐使:致使。玉颜:代指女子的容颜。窥:偷看。镜台:古时妇女梳妆打扮的地方。梅树:这里指梅花。岁暮: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 【赏析】 此诗写闺人思春之情。前四句写她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后六句写她的愁思及盼春之意。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意境优美。 “深院飞花急,临风只自哀。”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间是春天,地点在深院
注释: 阿郎:古代对女子的亲昵称呼。 久不归:很久没有回来。 春夜旷兰室:春天的夜晚,空旷的兰房中。 月在荼蘼西:月亮挂在荼蘼花的西边。荼蘼,一种花。 含情:含着情感,指有情思。 理瑶瑟:弹奏瑶琴。瑶瑟,玉制的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诗人以“春闺”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句“阿郎久不归”,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注释: - 罗衣初试薄寒生:指穿上了新做的罗衣,但因初春的微寒而感到冷。 - 豆蔻花开感别情:豆蔻是一种植物,开花时有香气,用来比喻少女,所以这里是指豆蔻花在春天开放,象征着少女的青春和离别之情。 - 零落铅华君不见:指女子的美丽如同凋零的花瓣一样,虽然美丽却无法见到。 - 画楼春雨燕双鸣:在画楼上,春天的细雨中,两只燕子同时鸣叫。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的女子形象
《春闺》 朝来灵鹊绕檐鸣,果得云笺慰远情。 但说别来长见忆,归期依旧不分明。 注释与赏析: 朝来灵鹊绕檐鸣,果得云笺慰远情。 朝来:清晨到来。灵鹊:喜鹊,古代常用它象征喜庆和吉祥。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喜鹊围绕着屋檐欢快地鸣叫的生动景象,象征着吉祥和喜庆。 果得云笺慰远情:果然收到了来自远方亲人的书信,用以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云笺:指信纸如同天上的云朵一般洁白如雪,寓意着书信的纯洁和珍贵。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的主要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 “春闺”,写闺人独处春闺的寂寞。首句“春炙绣帘花气满”,春光明媚,百花斗艳,闺人倚窗凝神欣赏。第二句“暗风梳草绿短短”,春风吹过,把窗外的草儿吹得青青翠翠。第三句“啼莺破晓惊妾心”,天刚亮,莺儿就开始鸣叫,打破了闺人的美梦。第四句“金鸭香沉画衣暖”,闺人醒来后,闻到了香味,感到十分惬意
【注释】: 几度: 几次。庭花: 庭院中开的花(即梅花)。妍: 美丽。小姑: 小姑子,指新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写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几度庭花发”,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为全诗定下基调。几度?多次。庭花,即梅花。发,开放。 第二句“无人空自妍”,是说自从丈夫走后,家中再无一人,自己只好独自打扮自己。妍,漂亮。 第三句“记郎初别去”,是说自从丈夫离家出远门以后
注释: 春闺:春天的闺房黄莺不只啼,紫燕还双栖。 黄莺只有一只在啼叫,紫色燕子却结伴在屋梁上筑巢。 栖在妾梁上,啼向妾窗西。 燕子在屋梁筑巢,鸣叫声从妾窗的西面传过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春日闺中景象:黄莺只有一只在啼叫,紫色燕子却结伴在屋梁上筑巢。燕子在屋梁筑巢,鸣叫声从妾窗的西面传来。全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 首句“黄莺不只啼”以“不止”一词开篇
《春闺》 注释: 1. 芳杜伤心碧:芳杜,指美丽的杜花,即杜鹃花。伤心碧,形容杜鹃花在春天开放时色彩鲜艳,但内心却充满了悲伤,因此称之为“伤心的碧”。 2. 空庭花雨飘:空庭,庭院。花雨飘,形容花瓣像雨点一样飘落,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3. 鸟衔幽梦去:鸟儿在飞翔时嘴里叼着一个幽深的梦想,象征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4. 柳绾别魂遥:柳树的枝条像手一样轻轻握住了离别的人的灵魂
【注释】 1、春闺:春日里的闺房。 2、呖(lì)呖啼莺绕内垣(yuán):莺儿在院内啼鸣,环绕着内宫的围墙。 3、罗幕已开天未晓,珠璎(yīng)再整日初暄(xuān):罗幕已经打开,太阳还没有出来,但珠串和璎珞已经整理好了。 4、帘栊(lóng)夕照金蝉亸(duǒ)(zhé):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照耀下的金丝鸟笼里,金鸡翘尾,姿态优美。 5、宝篆(shàn)温:宝塔形状的香炉散发出热气。 6
注释: 1. 绿阴生寂昼迟迟:绿荫茂盛,阳光静谧。 2. 薄汗沾裳气力微:衣服因汗水而湿透,体力稍弱。 3. 起傍曲阑垂手立:起身走到栏杆旁,手下垂着。 4. 清风细细落蔷薇:微风轻轻吹过,落在盛开的蔷薇花上。 译文: 春日的绿荫下,阳光静谧,时间缓缓流逝。微汗沾湿了衣裳,体力略显不足。起身走向旁边的栏杆,手垂下。微风吹过,轻轻落在盛开的蔷薇花上。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题综合性比较强,既考查了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各方面,又考核古代文化常识和古代诗歌名篇的背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然后根据选项来分析。此诗是一首闺怨诗。“春和喧百鸟”,春天来了,百花争艳,鸟儿鸣叫,热闹非凡。“寂寞坐春朝”,而女子则独守空闺,百无聊赖。“蝉鬓少新洗”,指自己梳妆打扮
注释: - 春闺:春天的闺房,这里指女子的房间。 - 春寒料峭:形容春天的天气很冷。 - 恹恹:形容身体不适或精神不振的样子。 - 愁到眉峰两碧尖:愁绪到了眉毛尖部,形成了两个黑点。 - 妒煞呢喃双燕子:嫉妒得恨恨地叫着双燕子。 - 寻巢依旧入风帘:寻找巢穴,仍然进入风中摇曳的帘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闺房中的心情。她因为春寒而身体不适,心情也变得忧郁
【诗句释义】 1. 春闺:在春天的闺房中。春闺,即春天的卧室,也指春天的闺阁。 2. 风动帘栊春昼长:风吹动窗帘,使室内充满春天的气息。帘栊,指窗帘、门帘等。 3. 莺声催起整残妆:黄莺的叫声催促着人们起床整理妆容。莺声,指黄鹂鸟的叫声。 4. 独行亭畔拈花朵:独自走在亭子边上采摘花朵。独行,独自一人行走。 5. 不觉罗衣怯晚凉:不知不觉间感到寒冷而颤抖。罗衣,指丝织的衣裳。 【译文】
春闺 迩来多病起常迟,懒对青菱理鬓丝。 檐铁乍惊幽梦觉,心情惟恐落花知。 江天雁断书千里,庭树春深绿满枝。 风景恼人禁不得,倚栏聊复试题诗。 注释: 1. 迩来多病起常迟:近来生病起床总是比平时晚些。 2. 懒对青菱理鬓丝:懒得去整理那青色的菱发丝。 3. 檐铁乍惊幽梦觉:忽然听见屋檐上铁马的声音,惊醒了深夜的美梦。 4. 心情惟恐落花知:担心自己的心情会被飘落的花瓣所知道。 5.
【注释】 萋萋:长满了。三春,指暮春时节。极目:远望。生烟雾:指春天的景色。王孙:贵公子,这里指游子。 【赏析】 《春闺》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写闺中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全诗写得缠绵悱恻,婉转动人。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结构紧凑,层次井然,感情真切。 首句“三春”点明季节和时令。次句写景,以“极目”二字写出了女子的情态。“生烟雾”,用一个拟人化手法,把飘渺迷蒙的烟雨景象
【注释】 春闺:春天的居室。 院冷梅花玉剪流:院中冷冷清清,如玉的剪刀剪落了梅花。 晚风偏助落花愁:傍晚的风偏偏增添了落花的忧愁。 侍儿知我无情绪,不把珠帘上玉钩:侍女知道我无心绪,所以她没有把珠帘上的玉钩弄下来。 【赏析】 《春闺》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闺情诗。这是写一位深居简出的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春日庭院景象:院子里寒气逼人
解析与翻译 第一句:“花落庭闲睡起迟,倦欹鸳枕蹙蛾眉。” - 诗句:花落庭闲睡起迟,倦欹鸳枕蹙蛾眉。 - 翻译:庭院中花儿凋零,我悠闲地躺着迟迟不肯起身,疲惫地倚靠在雕花的枕头上,眉头紧蹙。 - 注释:庭,指庭院;花落,指花儿凋零;闲,形容词,表示悠然自得;懒,形容词,指动作不积极;倚,动词,指靠着;鸳枕,指装饰有鸳鸯图案的枕头。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慵懒的画面。主人公在春天的午后
注释与赏析: 春闺: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位闺中女子的内心情感。 1. 千树桃花映粉楼: - 千树桃花:形容桃花盛开的景象,数量之多,如同千棵树一般。 - 映:此处可能意味着桃花的颜色或花影映照在楼上,增添了一抹色彩和生动感。 - 粉楼:通常指颜色为粉红色的楼阁,这里可能指的是楼阁被桃花映衬得更加柔美。 2. 东风万点逐波流: - 东风:春季的风,常用来比喻温暖、生机。 - 万点
春闺 冷雨凄凄独掩扉,无言脉脉望春归。 桃花柳絮关情思,莫逐东风一片飞。 译文: 独自面对冷雨,我关上了门。我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期盼和思念。 看着盛开的桃花和飘落的柳絮,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陪伴在我身边的人。他们或许已经离我而去,但我心中仍然怀揣着对他们的深情厚意。 我也明白,有些事情是无法挽回的。就像那无情的东风,将一切美好事物都带走了一样。因此
注释:百舌鸟在五更天的时分叫个不停,它的叫声惊起了闺门,闺中人还在等待她的情郎归来。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闺女子在等待情人的归来,百舌鸟的叫声惊醒了她,使她感到孤单和寂寞,而远方的情人却不知身在何方? 百舌鸟是春天的使者,它总是在清晨五更的时候发出清脆的啼鸣声,那声音清脆悦耳,令人陶醉。然而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一声百舌鸟的啼叫打破了闺中人的平静生活,那声音宛如琴弦被拨动一样,让人感到心绪难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理解全诗意思,把握诗中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含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珠帘不卷静留香”,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珍珠般的珠帘没有卷起来,静静的散发出香气,说明闺房中的女子正闲着,在绣花。从句中的“春”可推知是春天,而“留香”则表明女子正在绣花,这是女子的一种爱好。 “闲理鸳针觉昼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闲下来整理鸳鸯丝线的针线活,不知不觉天色变长了
注释: 重门深锁寂无尘,满树花开不见人。 重门紧闭,一片寂静,没有一丝尘嚣。树上的花朵盛开着,却没有人来欣赏。 独有画梁双燕子,年年相伴过残春。 只有一对燕子在画梁上筑巢,每年春天都会陪伴着度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日画面。首句通过“重门深锁”和“寂无尘”两个关键词,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幽静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对花朵和燕子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