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薰心常焦,举旆心常摇。
天长地自久,欢乐能几朝。
君看西陵树,歌舞为谁娇。
杂诗四首
介绍
“杂诗四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四首。其中第一首题为《鹿柴》,第二首题为《相思》,第三首题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四首题为《竹里馆》。这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于人生短暂、友情永恒的感慨。
以下是这组诗歌的原文: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些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而闻名于世。它们不仅展现了王维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体验。
相关推荐
诗句: 抱薰心常焦,举旆心常摇。天长地自久,欢乐能几朝。 译文: 抱着香气四溢的香料心里总是焦虑不安,举起旗帜却总是犹豫不决。天长地久,快乐又能持续多久呢? 赏析: 此诗通过“抱薰心常焦,举旆心常摇”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在古代,香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象征着美好和祥和。然而,诗人却在怀抱着香料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焦虑和不安,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他无法平静下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四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第1句:“山闲苦积雨,木落悲时遽。” 注释:山闲,即山间闲适;苦,意为艰难;积雨,指连绵不断的降雨;木落,树木凋零;悲时遽,感叹时光迅速流逝。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中季节更替、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因雨水和树叶落尽而引起的哀伤之情。 第2句:“赏心凡几人,良辰在何处?” 注释:赏心,即令人愉悦的心情;几,疑问词
杂诗四首 问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轩。 自言心远俗,未始迹辞喧。 过蒙良时幸,侧息吏途烦。 簪缨非宿好,文史弃前言。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 白云惭幽谷,清风愧泉源。 十年兹赏废,佳期今复存。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注释: 1. 杂诗四首:本诗为诗人晚年所作,共四首,这里只是其中的第二首。 2. 问子青霞意:询问你青霞般美好的心意是什么。 3. 何事留朱轩:为何留下华丽的朱红色车轩。 4.
默念群疑起,玄通百虑清。 注释:在心中默念所有的疑问开始出现,使得各种杂念和思考变得清晰明朗。 初心灭阳艳,复见湛虚明。 注释:最初的念头被消散了,又看到了纯净的虚空和明亮的境界。 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 注释:通过领悟到“空”的境界并不是终点,而是需要不断地追求和发现新的真理和境界。 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注释:应该学习佛法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教义,修行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境界
《杂诗四首》是一首描绘自然界中动物争斗、生存状态和季节变化等主题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悟与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注释: 【其一】 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 苍蝇和蚊子都是小生物,在一天之中会不断出现,但它们并不需要被驱赶或拍打。 苍蝇和蚊子在早晨和晚上都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它们并不需要被驱赶或拍打。 【其二】 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擭擭。
【注释】 杂诗四首:唐代韦应物五言古诗组。 仰屋卧田庐:仰面躺着,躺在田野的茅屋里。 海日鲜明:海边的太阳很明亮。 柳影疏:柳树的枝叶稀疏。 梦觉不知身处所:醒来后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此中依约是华胥:这中间仿佛是梦境中的华胥国。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抒怀的七绝。诗人在梦中,似乎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境界:仰头看见明亮的太阳,低头看见稀疏的柳树影子,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何处
杂诗四首 以诗言志,抒情达意 1. 平日扁舟千里行 - 扁舟千里,泛游四方;朝衣东华,拜谒君王。 2. 朅来无地濯尘缨 - 朅来归隐,远离尘世;洗心革面,重新出发。 3. 朝衣趁晓东华路 - 朝衣加身,踏上仕途之路;早朝之时,喜见官桥流水声。 4. 喜有官桥流水声 - 官桥流水,悦耳动听;喜见此景,心情愉悦。 5. 赏析 - 本组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舞台上的失落与回归
【注释】 霞冠鹤氅:道士所戴的头巾和衣服。 梦半留丹三四粒:道士在梦境中留下三四个朱红色的小丸子。 云是月华宫里人:月亮中的云彩好像是月宫中的人所化。 掌心微带银波湿:手掌上微微带着水珠,好像被月光浸湿了一样。 【赏析】 此诗为《杂诗》四首之一,诗人以写景抒情为主,通过描写道士的形象和其留下的丹丸,表达了对道教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句“霞冠鹤氅一道士”,描绘了一幅道士形象。霞冠鹤氅
杂诗四首 利绾名驱夜废眠,王城车马日喧阗。谁知坦腹春风里,醉卧墙阴不计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杂诗四首》中的第四首。全诗如下: 利绾名驱夜废眠, 王城车马日喧阗。 谁知坦腹春风里, 醉卧墙阴不计年。 接下来将进行逐句翻译和赏析: 1. 利绾名驱夜废眠,王城车马日喧阗。 利绾(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名驱(名声驱使)使得夜晚不再需要睡眠,王城的街道上车马如织,热闹非凡。 2.
这首诗是《杂诗四首》中的一首,作者是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有忧乌啼门,有喜鹊噪庐。” - 这句话描述了一种场景:家中有人忧愁时,乌鸦就会在门口啼叫;当家中喜事临门时,喜鹊就会在院子里欢叫。这里的“忧”和“喜”分别代表人的情绪状态,而鸟的行为则被看作是对这些情绪的响应。 - “忧乌啼门,有喜鹊噪庐。”注释:乌鸦因忧愁在门前啼叫,喜鹊因喜事在院子里欢叫。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春蚕口吐丝,生人皆仰供。 注释:春天的蚕吐出丝,人们依靠它来生存。 译文:春天的蚕吐丝,人类依赖它生存。 2. 蜘蛛丝满腹,祇能打飞虫。 注释:蜘蛛织出的网很结实,只能捕捉飞行中的昆虫。 译文:蜘蛛的网很结实,只能用来捕捉飞行中的昆虫。 3. 衣服与网罗,利害岂可同。 注释:衣服和网罗,它们的用途和结果大不相同。 译文:衣服和网,它们的用途和结果完全不同。 4.
【注释】 龟肉:龟是食肉动物,但龟肉不能食用。蟹螯(xiáo zhāo):蟹的钳子。毅(wěi):一种猛兽。臧谷(zāng gǔ):指老鼠。鸩(zhèn):毒酒。乐哉: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译文】 龟肉不能吃,螃蟹的螯也不可卜卦占凶吉。 龟因壳而死,蟹因味而被戮。 所养的都是虎豹,所失去的和老鼠一样。 一只足致患害,内外皆被鸩杀。 嵇康因为才而遭祸,霍禹因权势而得族灭。 高兴在蟹螯中取食
杂诗四首:江发岷山阳,河出昆仑趾。 注释:江水从岷山的南面发源,河水从昆仑山的脚下流出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河流的源头和流向,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杂诗四首(二):渊源既洪深,浩浩并众水。 注释:源泉深厚而宽广,众多的河流汇合在这里。 赏析:这里用“渊源既洪深”来形容江河之源,用“浩浩并众水”来形容众多河流汇聚的景象,展现了江河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特点。 杂诗四首(三):东流至渤澥
杂诗四首 华山宫殿白云封,不见当年打睡翁。贪看终南山色好,不知红日下前峰。 注释 - 华山宫殿:指华阴县的皇宫所在地,位于华山之巅。 - 白云封:形容云雾缭绕,如同被白雾覆盖。 - 打睡翁:指曾经在此山中修炼的道士,因打瞌睡而闻名。 - 贪看:意为贪恋景色,不愿意离开。 - 终南山色:终南山的美色吸引诗人驻足观赏。 - 不知:表示诗人因为过分欣赏美景而忘记了时间。 - 红日下前峰
【注释】 苍虬:青色的虬龙。太清:指天空,也指仙境。因君感激为君说:因为君有感而发,所以我就为您诉说这件事,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凿破天机:形容说话直率。我也惊:我也很吃惊。 【赏析】 《杂诗四首》是唐代诗人王绩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写于作者隐居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独跨苍虬下太清,春风万里月华明。”此二句是全诗的开篇,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春景图
这首诗共四首,这里仅提供第一、二、三、四句的译文和注解,最后一句需要读者自行赏析。 云叶粼粼皱碧空,笙箫递响入天风。 注释:碧空中飘着像云一样的叶子,风吹动它们发出涟漪,就像水面上泛起的波纹。 忽惊风浪耳边急,不觉形神来世中。 注释:忽然听到风浪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让人感到惊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和身体都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
注释:此生休再问浮名,名利区区不暂停。我有一丸天上药,用时还解济苍生。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表达对名利的淡泊之情,以及对苍生的关爱之心。诗中“此生休更问浮名,名利区区不暂停”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淡,认为人生短暂,何必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呢?而“我有一丸天上药,用时还解济苍生。”则展现了诗人对苍生的关爱之心,他希望自己能够用这枚天上的药来救治苍生的痛苦,使他们摆脱困境,重获新生。整首诗语言简练
第一首: 扁舟江上未归身,明月清风作四邻。 注释:在江上划着小船,但还没有回家。四周被明月和清风包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上漂泊的生活状态,通过明月清风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二首: 观化悟来俱是妄,渐疏人事与天亲。 注释:观察自然的变化,意识到一切都是虚幻的,逐渐疏远了人世间的名利,亲近自然。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看法,通过观察自然,领悟到人生的虚幻
杂诗四首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 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译文注释 佛祖的弟子,身体已经回归了乐土的遥远之地;至人的神识与天地合一,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碧空之中。 劫末的灰烬已经消失殆尽,却又滋生出种种妄念;只有站在平旷的沙滩上,才能看清那浩渺的沧海潮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佛教中“色即是空”思想的阐述。佛祖的弟子,身体已经回归了乐土的遥远之地,意味着他达到了佛祖的境界
【注释】 杂诗四首:即《杂诗》四首。杂诗,汉乐府《相和歌辞》中的一种体裁。四首,指《杂诗》四首中的前四首。小德有为因有累,至神无用故无功:意思是说,微小的道德修养,如果有所作为,就会带来拖累;至于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没有用处,所以是无用的。须知广大精微处,不在存亡得失中:意思是说,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广大精微的道理,不是那些生死得失的小事。 【赏析】 这是一首哲理性的抒情短诗
杂诗四首 黄帝炼丹求子母,神农尝药辨君臣。 如何苦思形中事,忧患从来为有身。 注释:黄帝炼制仙丹以求得子嗣的母亲,神农尝试百草以分辨药物的君臣配伍。为什么苦苦思考身体中的事情呢?忧愁烦恼的根源是因为有了自己的身体。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古诗。诗人通过对比古人的神话传说和自己的现实经历,表达了对生命、健康、幸福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杂诗四首 结璘耀东方,摇辉散庭戺。 褰帷视玉衡,何为倏东指。 泛爱惜流光,合旨抚逝水。 鶗鴂天涯鸣,繁英怨游子。 东园积落芳,安问桃与李。 悲歌无与听,拊琴复中止。 注释: 结璘(yín):指太阳。 庭戺(lǐ):庭院的栏杆。 褰帷:拉开帷幔。 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即心宿二。 何为倏(shū)东指:为何突然向东方移动。 泛惜:泛泛珍惜。 合旨:符合心意。 鶗鴂(yuè jié):一种鸟名
【注释】: 1.“杂诗四首”是《文选》卷四十三所录,共四首。 2. 孤云:孤独的云。 3. 摇影自徘徊:形容云彩在天空中飘移不定。 4. 飘风不相待:指狂风来时,没有预先的迹象,也不需要准备。 5. 阳云台:即太阳,因日出而升腾于天,故称。 6. 肤寸既违阴:肌肤一寸之厚已经违背了阴气。 7. 炎威已复开:炎热的阳光又重新出现了。 8. 清音閟广野:清凉的声音弥漫在广阔的田野中。 9.
【注释】 杂诗四首其一 昔我游汉水,遥与神女期。 汉水在今陕西汉中一带,相传是大禹治水中的一条支流。“遥”字表示时间久远。“神女”指巫山神女。“期”即期约。 《楚辞·九歌》有《湘夫人》,说湘夫人驾着云船来到巫山,望见山上一位神女。诗人用此典,说自己也曾到过神女居住的巫山,但并不想与她相会。《史记·封禅书》载:武帝时有人献玉环,上曰:“宝邪? 何哉。 盘庚曰:‘毋淫于人
【注释】: 1.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悲风拂动了深夜中的战马,边地的战马在嘶鸣。 2.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勇士的刀仍然发出如风雨般的声音。 3. 飞将不见期,萧条阻北征。——昔日名将已不再,我如今只能北去征战。 4.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边关河流上空无云气,烟草也随风飘散。 5.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披开衣服看着夜晚,银河已经向西倾斜。 6. 国忧今未释
杂诗四首 万树深林冻欲僵,高人吟雪坐寒窗。 渔翁蓑笠归来晚,欲买前村新酒缸。 注释: 万树深林:形容树木非常多,一片深深的树林。冻欲僵:好像冻得都要僵了一样。高人:指有高尚志向的人。吟雪:在雪中吟诵,以雪为伴。寒窗:指冷清的窗户。渔翁:指一位打鱼的老人。蓑笠:是渔翁用来避雨的帽子和斗笠。归晚:回家晚了。前村:村子前面的地方。新酒缸:用新酿制的酒装满的酒缸。 译文:
【注释】 杂诗四首(其一) 二月江南花正开,山光欲翠水浮苔。(“江南”即长江之下游南岸,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山光欲翠”是说山的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和芽苞,好像披上了青翠的衣裳。“水浮苔”是说江中的水草长满了水面。 “扁舟”:小船。 译文 江南二月份,正是鲜花盛开的时候,山上一片葱郁,河水清澈见底,水中的水草随波逐流。 到处都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不厌倦天天来此游览。 赏析
杂诗四首 雨晴江馆洞云归,桑落人家半掩扉。 好是痴翁真不俗,挥毫便作米元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后初晴的景色和一位痴情老者的生活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1. 雨晴江馆洞云归:描述了雨后天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江边的亭馆之上的情景。"洞云"则形容天空中乌云散去,露出明亮的蓝天,仿佛云中的光穿透而来。这样的描绘不仅营造了一种清新
注释:我一生痴迷于自己的个性爱好,心胸中没有任何杂念。到了岁寒时节,我会独自坐着欣赏银色的烛光,写下一幅雪霁后的江山景色。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对自身个性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才华
注释: 1. 明河:明亮的银河。没:消失。天宇:天空。 2. 白露:清晨的露水。晨为霜:变成霜。 3. 眷彼同心人:怀念那志同道合的人。 4. 忽去:突然离去。天一方:在天地之间,远离自己的地方。 5. 仓皇:匆忙的样子。挈尊酒:提着酒壶。子:您。河之梁:黄河上的桥梁。 6. 登高望四野:登上高处,遥望四方。川陆:山川和土地。浩纵横:广袤无垠。 7. 瑶华音:指美好的歌声或乐曲。道远不得将
杂诗四首 曜灵薄崦嵫,光景忽已夕。圆魄犹未升,明星烂然出。 寒蛩号我前,蟋蟀鸣我侧。凉风起庭户,树木何萧瑟。佳人期不来,延伫空叹息。 宁知三岁心,为子长恻恻。 这首诗的翻译是:月亮的光芒已经变得微弱,时间仿佛在一瞬间就流逝了。夜空中还未升起的明月,却已经照亮了整个天际。蟋蟀和寒蛩的哀鸣声此起彼伏,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庭院中的风吹过,树木也显得格外萧条。我心中期盼已久的那个人却没有出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冉冉西驰日,悠悠东逝川。 - “冉冉”形容缓缓移动的样子。“驰”指奔跑,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 日和川分别代表时间在西边(日)和东方(川)的流动。 2. 征夫怨长路,志士惜盛年。 - “征夫”指远行的士兵或旅行者。“长路”表示漫长且艰难的道路。 - “志士”即有抱负和理想的人,他们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 3. 长路行当归,盛年不再还。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应先指出诗句的出处,然后概括内容要点,接着进行主旨概括和思想情感的分析,重点注意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倾向。本题要求考生逐句解释并写出译文、注释及赏析,这在高考古诗文阅读中是比较少见的,考生应认真研读诗文,理解大意,然后逐一翻译并写上注释、赏析。“穷阴亘晦朔”:阴天连绵不断从晦日到朔日;“山谷多寒风”:山谷间多冷风
人生一世间,譬如饮卯酒。 勉勉再三杯,便欲扶双手。 蒿里可怜人,百年终相就。 并行欢愁中,如何言上寿。 神仙亦荣名,其间多秘授。 筋力疲盛年,丹灶加乖谬。 注释:人生在世界上只是短暂的一刹那,就像喝一口酒一样。努力工作了很多次,却还是两手空空。在墓地里可怜之人,他们的一生最终都会相聚。在欢乐和忧愁之中,我们如何才能谈论寿命呢?虽然人们相信神仙,但真正获得名声的是那些掌握了秘诀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杂诗四首·其一》 蚁穴诚可畏,涓涓者江河。 君子守其端,迁次皆优嘉。 病事日以寻,药物日以加。 八埏风气殊,节候隙中过。 草木何足珍,针炙何足多。 奇方不可试,无已则中和。 注释:蚂蚁的洞穴虽然很小,但也能成为江河,比喻小处也可以有大的作用。君子应该守住自己的根本,这样即使有所迁就,也是值得称赞的。疾病一天天加重,医药一天天增加,就像八方的气候各异,节气在不断变换。草木再珍贵也比不上针灸的效果
杂诗四首 张说 抱薰心常焦,举旆心常摇。天长地自久,欢乐能几朝。 君看西陵树,歌舞为谁娇?山闲苦积雨,木落悲时遽。 赏心凡几人,良辰在何处?触石满堂侈,洒我终夕虑。客鸟怀主人,衔花未能去。剖珠贵分明,琢玉思坚贞。要君意如此,终始莫相轻。 问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轩?自言心远俗,未始迹辞喧。过蒙良时幸,侧息吏途烦。簪缨非宿好,文史弃前言。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白云惭幽谷,清风愧泉源
杂诗四首 富人多欬唾,贫人多烦思。 富人朝飧涩,贫人夜寐迟。 一日并坦腹,双双照门楣。 翁意殊未央,婢儿何所知。 罢宴挥狂言,珠玉不堪饥。 人生各有适,誓不相于移。 彼美深闺中,能无一好奇。 注释:富人的咳嗽声很多,穷人则常常感到烦恼。富人早晨的饭很难咽下,穷人晚上则睡得不安稳。他们一天到晚都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富人的床铺可以照到门口。然而,他们的心意却并不相同,富人并没有把这种差异放在心上
汲井下银瓶,起瓶月上手。 释义:我取水时,从井中汲来银瓶,提起银瓶,月亮就映在瓶身上。 译文:当我从井里取水时,我会将水从银瓶中倒出,这时月亮就会映在银瓶上,就像我在看着月亮一样。 注释:汲(qī):用井水。下:倒出。银瓶:银色的瓶子。手:指月光。 泻水入银杯,举杯月亦有。 释义:我把水倒入银杯,举杯饮酒时,月亮也仿佛在看着我。 译文:我将水倒入银杯中,当我要喝酒时,我看到月亮仿佛在看着我一样。
这首诗的格式为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以下是逐句释义: 终日营华服,服成人已老。 整天忙于制作华丽的服饰,不知不觉中人已经变老。 终日营大田,田多生细草。 整日忙于耕作大片田地,田地里却长满了细小的草。 何为世间人,力与天争巧。 为什么世人要努力与自然的力量竞争精巧呢? 长安尘满城,炎天日杲杲。 长安城的尘埃弥漫
杂诗四首 阅世四十年,忽忽叹无成。人苦不自知,百感戕其生。 陶潜犹乞食,杜甫尚依人。吟诗岂在好,得酒还独倾。 公卿闻羡人,我何羡公卿? 注释译文赏析 1. 诗句解析与翻译: - “阅世四十年”: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感慨,四十年的岁月中,作者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挑战,可能伴随着各种挫折和失败。 - “忽忽叹无成”:这里的“忽忽”可以理解为一种迷茫或者无奈的情感
杂诗四首 东风吹绿来,好鸟鸣窗树。 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 树下读书人,今读到何处? 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 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 注释: 1. 杂诗:指不拘一格的诗。四首: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写的诗不多。 2. 春风:温暖的春风,指大自然的温暖。 3. 绿来: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 4. 好鸟:美好的鸟儿。 5. 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意思是说,每天早晨到傍晚都是如此
【注释】: 杂诗四首: 指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 花底无心鸟,春来百种鸣。 无心: 无目的地,随意地。 百种: 多种鸟类。 朝朝老屋外,如和晓吟声。 朝朝: 每天早晨。 老屋外: 在老屋里听到外面的声音。 和: 和谐。 晓吟声: 早晨吟诵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春天的描绘。第一句“花底无心鸟,春来百种鸣”,描述了花丛中鸟儿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歌唱。第二句“朝朝老屋外,如和晓吟声”
杂诗四首 春日楼前望,春风陌上吹。客心如杨柳,一样乱如丝。 注释与赏析: 1. 第一首 春日楼前望,春风陌上吹。 - 春天的景象:春天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站在楼前,可以欣赏到满眼的绿意和温暖的风。 - 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望”和“吹”,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心情。 - 关键词解释:“春日”指的是春天的阳光、春风等自然元素
杂诗四首 春城桃李正芳菲,故国池台有是非。 山鹧亦知行不得,啼鹃偏道不如归。注释译文赏析: 杂诗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抒发忧国之情为主。第一首写春天的京城里,桃李芬芳,而自己却身在异地。第二首写在故国,池台依然,但人事全非,令人感慨万千。第三首写杜鹃啼血,声声催人归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吟虫:蟋蟀。唧唧:蟋蟀的叫声。银汉:银河,这里指月亮。无声:没有月光,天显得更黑。缺月斜:缺月,不圆的月。“缺”字是说月亮已偏西,天色渐晚。素馨花:一种白色的茉莉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对吟虫和花香描写,来表现自己的心情。诗的开头两句写秋夜之景:蟋蟀在窗边唧唧地叫着,而天上的月亮却已残缺不全,夜色越来越浓。第三句写一阵香气扑面而来,使诗人顿觉身上凉爽
【注释】: 杂诗:指诗人所写一些内容杂乱无章的小诗。 玉臂横陈:形容美人娇嫩的手臂横在桌上,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午睡狂:中午休息时睡着了,好像发狂一般。 龙须簟(diàn):一种用龙须草编织而成的席子。 外边进扇无人觉:外面有人摇动着团扇,没有发觉。 水馆:水上的亭馆。 熏风初昼长:早晨的时候,熏风刚刚吹来,时间还很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夏日午后美人午睡的情景的小诗
【注释】 杂诗四首:指《李太白全集》中的《醉后赠王九之隐士》、《山中答元丹丘之赠》、《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序》和《山中问答》。这首诗的标题也是根据《醉后赠王九之隐士》来定的。 刺桐:花名,即木棉、红槿。花底:指花下。 渑(miǎn):浅薄,不足。 玉人:美人。 调冰:调弄酒,即喝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醉酒后的情态和心绪的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着“醉”字展开。 第一句写酒
【注释】 杂诗四首:即《杂诗》四首,共四首七绝。 扫开红雪试罗裳,缭绊声中露气凉:意思是推开了红色的帷帐,去试穿那罗纱的衣裳;帷帐里的声音,就像在飘动着露珠的气息一样清凉。 风里一肩花片落,不须丝绣胜熏香:意思是说在风中飘落的一肩花瓣,也比那用丝绸绣出来的花片更美;因为丝绣的花片只是外表的美丽,没有内在的清香。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诗人在闺房中试衣的情景。第一句写打开帷幔,露出里面红色的罗裙
【注释】 冰肌:指女子肌肤白嫩,像冰一样。无汗:没有出汗。华清豆寇汤:一种用豆蔻泡制的汤药,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分得:得到。华清:地名,在陕西临潼县东。豆蔻:即豆蔻花,古人常用以治暑病。鲛绡:传说鲛鱼的皮可以制丝织品,故称鲛绡,是一种质地极细密的丝织品。深坐:久坐。替他身上一清凉:给他喝上一碗凉汤,使他感到凉爽舒适。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位美女给一个男子送去清凉解暑的饮料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