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如洗雨才干。芦荻暗江湍。沙明水碧岚光净,似丹青、图画宜看。风卷浪花翻雪,□飘金粉生寒。
老翁终日把纶竿。潇洒异衣冠。想应自得烟波趣,又何心、显职高官。踪迹往来吴楚,梦魂不到长安。
【注释】
溪山:指江南一带的山水。洗:一作“清”。雨干:雨水已干。湍:急流的水。沙明水碧:意思是说,水面上波光粼粼,岸边的沙土也显得特别明亮。岚光净:指山间云雾缭绕,光芒四溢。丹青:指绘画。图画宜看:形容风景如画。
卷:一作“卷起”。□(bàng)飘:风声。金粉:指金色的花粉,这里借指浪花。寒:一作“凉”。
老翁:作者自指。纶竿:即钓鱼竿,泛指钓鱼。潇洒:洒脱不拘束。异衣冠:指不同凡俗。
烟波趣:指垂钓时观赏江上景色的乐趣。又何心:意谓我本无意于功名,又何必去追求它呢?显职高官:指显达的官职和高位的人。踪迹往来吴楚,梦魂不到长安:作者在吴楚之间到处游历,而他的梦境则常常飞到长安,却始终未能到达。吴楚:指吴地和楚地,泛指江浙一带一带地区。长安:古代都城名,今西安市。
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表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上片写景,着重刻画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美,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生动传神。下片抒情,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志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此词意境开阔清新,语言明白流畅,是宋代词中描写自然风光的名篇之一。
词的开头一句“风入松”,即点明了作品题目“风入松”之意。接着,词人就从眼前的景物写起:“溪山如洗雨才干。”“溪山”即指所处之地的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如洗”则形容其十分清澈,没有一丝杂质,“雨干”则说明天气晴朗,空气清新。这两句写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美。接下来“芦荻暗江湍。”则是写江边的芦苇丛中,水流湍急。“沙明水碧岚光净”三句则是写水色之美。其中“沙明”是指沙土颜色鲜明,“水碧”是指水的颜色碧绿清澈,“岚光净”是指山间的雾气笼罩了整个山林,使得光芒四溢,色彩斑斓。这三句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似丹青、图画宜看”一句,是对前面所写的自然景观进行进一步的美化和提升,使它们更加生动形象。
“风卷浪花翻雪”一句,写的是大风吹起浪花,浪花翻滚如同白雪覆盖大地一般,景象壮阔。然而“□飘金粉生寒”一句,却又将画面定格,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那随风飘荡的金色花粉之上。这种变化,使整首词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整个词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老翁终日把纶竿”两句,则是对人物的描写。这里的“老翁”指的是词人自己,他是一位垂钓者。他整天手持鱼竿,悠然自得地垂钓着。这里的“潇洒”二字,不仅写出了老翁垂钓时的神态,而且也反映出他与众不同的气质。“想应自得烟波趣”,这一句则是他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如此潇洒自在,是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又何心、显职高官”,这是说,他并不在意那些显赫的地位和高贵的官职。他更在乎的是能够在山水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踪迹往来吴楚,梦魂不到长安”,这两句则是写词人的行踪和梦境。他在吴楚之间四处漫游,而他的梦境则总是停留在江南水乡的这片土地上,从未真正地离开过。这两句话既是对词人生活的概括性描述,也是对他内心的抒发和感慨。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人生理想等方面,展现了作者闲适、自由、超脱的人生态度,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