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谁剪剡溪笺。雪色照人鲜。湘筠削骨劳工制,最堪怜、舒卷轻便。动处清风披拂,展时明月团圆。
流金烁石势如然。此际有威权。只愁一夜西风到,又谁知、中道抛捐。自昔炎凉故态,始终难保相全。
注释:
谁剪的剡溪笺,洁白如雪。湘竹制的扇骨,削得非常工整。最值得怜惜的是,扇子舒卷自如,轻而便携。扇面展开时,清风拂面;合拢时,明月高悬。
流光溢彩,闪烁耀眼。这时,有一种威仪和权势。只忧虑一夜之间西风来临,不知它是否又会中途丢弃。自古以来,炎凉世态,人们难以始终保持原状,始终不改变本性。
赏析:
此词上片咏扇,下片自比。“一弯”三句,写扇子的形制与特点。“谁剪”,即谁裁。“剡溪笺”为晋代王羲之所书《快雪时晴帖》所用纸名。“雪色”二句,写扇子的白润光洁。“湘筠”,湘妃竹。“舒卷”,扇面可以张开或收起。此言用湘妃竹作扇骨,其质光滑,制扇者精心裁剪,使扇子舒展自如、轻便便捷。“动处”、“展时”四句,写扇子开合的情状和效果。“动处清风披拂”,指扇开时,清风拂面;“展时明月团圆”,言扇合时,月轮圆满如盘。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扇子的形制特点,而且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才思敏捷,文采飞扬。
“流金烁石势如然”,这是对扇面的比喻和描写。“流金”二句,以黄金、石头来比喻扇面的颜色光泽。此言扇子色彩鲜艳,闪耀夺目。“此际”三句,写扇子的气势和威力。“此际”,此时。“威权”,威势。此言扇子开合之际,有一种威仪和权势。“只愁”三句,写扇子的不幸命运。“一夜西风”,即秋风。此言秋风一到,扇子就会在途中被抛弃,不能使用。“中道”二字是虚写,言秋风虽到中途却已吹落,扇已无用。此言作者对扇子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自昔”六句,写扇子的不易保持原状。“自昔”,从古至今,自古至今。“炎凉世态”,指人情冷暖变化无常。此言人世间人情冷暖、世事变迁,人们很难始终保持自己原来的本性和状态,永远不变。“难保相全”,意为难以保全自己原有的完整无缺的状态。此言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很难保持原有状态不变,总是要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
全词上片先写扇子之形制、特点及效果,然后抒发自己对扇子命运的担忧之情;下片则以自喻,借扇子来表现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保持原有本质的精神风貌以及对自己保持原状的忧虑之心。全词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构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