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处六函内,蚊睫一微尘。匆匆数十寒暑,驹隙等逡巡。礼乐衣冠缚束,文字功名汨没,辱宠万悲欣。雅意竟谁了,含恨入荒闉。
笑缁黄,夸解脱,保天真。将心自游,溟涬屈蛰不生春。气化也应归尽,云影白衣苍狗,何处驻阳神。莫听三家语,来作醉乡民。

注释:

水调歌头 · 招友人饮

人处六函内,蚊睫一微尘。匆匆数十寒暑,驹隙等逡巡。礼乐衣冠缚束,文字功名汨没,辱宠万悲欣。雅意竟谁了,含恨入荒闉。

笑缁黄,夸解脱,保天真。将心自游,溟涬屈蛰不生春。气化也应归尽,云影白衣苍狗,何处驻阳神。莫听三家语,来作醉乡民。

赏析:《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全词通过写自己对名利的淡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这首词上阕主要写诗人身处繁华都市中的种种烦恼与困扰,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落差。下阕则写诗人对名利的淡薄看法。

“人处六函内,蚊睫一微尘。”六函,指代朝廷、官府、社会、家庭等。蚊睫,比喻微小的官位或地位。诗人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像苍蝇的眼睛一样微不足道,所以才会有“蚊睫一微尘”的感叹。

“匆匆数十寒暑,驹隙等逡巡。”短短几十年,如同白驹过隙一般转瞬即逝。诗人用“匆匆数十寒暑”来形容人生的短暂,而“驹隙等逡巡”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礼乐衣冠缚束,文字功名汨没,辱宠万悲欣。”在这里,诗人用“礼乐衣冠缚束”来形容官场的束缚,以及“文字功名汨没”来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无奈和失望。最后,“辱宠万悲欣”则是说,虽然受到了屈辱和宠爱,但内心却是喜忧参半,充满矛盾。

“雅意竟谁了,含恨入荒茔。”在这里,“雅意”指的是高雅的情趣,“荒茔”则是指荒凉的坟墓。诗人用“含恨入荒茔”来形容自己心中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笑缁黄,夸解脱,保天真。”在这里,“缁黄”是指佛教僧人,“解脱”则是佛教中的修行目标。诗人用“保天真”来形容自己追求自然、纯真的生活态度。同时,“笑缁黄”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徒的嘲笑之情。

“将心自游,溟涬屈蛰不生春。”在这里,“将心自游”指的是将自己的心灵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和体验。而“溟涬屈蛰不生春”则形容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诗人用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气化也应归尽,云影白衣苍狗,何处驻阳神。”在这里,“气化”指的是万物的生灭变化。诗人用“气化也应归尽”来形容宇宙万物的永恒循环和生命的无常性。而“云影白衣苍狗”则形容云彩变幻莫测,如同苍狗般难以捉摸。最后,“何处驻阳神”则是在问自己究竟应该在哪里才能找到永恒的生命和精神寄托。

“莫听三家语,来作醉乡民。”这里,“三家语”可能是指一些世俗的言论或观念,而“醉乡民”则是指沉迷于酒色之中的人。诗人用“莫听三家语”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些世俗言论的不屑一顾和排斥之意。同时,“来作醉乡民”也暗示了自己不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整首词通过描写诗人在繁华都市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既有对名利的淡然看待,也有对自然、纯真的追求。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