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诗句翻译与注解-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描绘了春日里,墙边几枝盛开的杏花如同燃烧的红色雪花般绚丽,而远处的青山则在屋上绘成一幅屏风般的美景。
注释:这里的“红雪”形容杏花的颜色和质感像燃烧的雪一样鲜艳,“几枝”和“数点”分别表示数量。
“一春能得几晴明?”:表达对春天短暂晴朗天气的珍惜之情。
注释:春天虽然美丽但也转瞬即逝,诗人对此感到遗憾。
“三月景,宜醉不宜醒。”: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时光,建议人们沉醉其中,不应对美好事物清醒地看待。
注释:这里暗示了春天的美是难以把握且短暂的,需要通过享受和体验来感受。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描述春天的景象,如残花、蜜蜂和细雨等细节。
注释:通过这些自然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绿窗春睡觉来迟。”:表达了春天使人懒散,不愿早起的情景。
注释:春天的温暖和舒适使得人们不愿意起床活动。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询问何时被窗外的莺鸟唤醒。
注释:通过问句增加了诗句的对话感,更生动地描绘出清晨时分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色彩、声音、气味等多种感官描述,营造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诗人通过询问“谁唤起”的方式,增添了诗意的深度,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中所要传达的情感。整首诗歌语言优美,形象鲜明,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