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萸、把酒对名山,无帽厌西风。
渺四海故人,一尊今雨,万里长空。
宇宙此山此日,今夕几人同。
举世谁不醉,独属陶公。
当日白衣几许,漫凄其寄兴,落日篱东。
抚停云六合,借醉托孤踪。
□吊古、不须多感,□古人、那得共杯中。
拚酩酊,明年此会,谁此从容。
【注释】
九日登高:即《九日登高》诗。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茱萸,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可以避除恶气。
萸(yú):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可入药的植物。
把酒对名山:指饮酒赏玩名山大川。
帽厌西风:戴帽子的人厌恶秋风。
渺:遥望的样子。
宇宙:天地间。此山此日:这年、这一天。
今夕:今天晚上。几人同:几个人在一起。
举世:整个天下的人。谁不醉?没有人不喝酒。
独属陶公:只有像陶渊明这样的诗人。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他曾经辞去了官职归隐田园生活,所以称他为“陶公”。
白衣:这里指隐居在山野之中不问世事的隐士。
落日篱东:落日时分,站在篱笆边观赏风景。
停云:指停在空中的白云。
六合:指天地四方。
□: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呵”“啊”一类的字。
古人:指古代那些被贬的官员。他们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到外地,所以称为“古人”。
杯中:酒杯里。这里指酒杯里的酒。
拚酩酊(mǐng dǐng):意思是痛快地喝个烂醉,不省人事的意思。
从容:安闲自在的样子。
【赏析】
这首《九日登高》,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作者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抒发了人生苦短的哀愁和对官场失意的愤懑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语言优美流畅,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了作者登高所见的景象;后八句则是第二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愤懑之情。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诗歌既有形象生动的画面感,又具有深远的内涵和哲理性。
从主题上看,这首诗的主题是咏史抒怀。作者通过对历史上一些人物的描绘和评价,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种主题表达方式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多种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此外,诗歌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韵味。
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具有现实意义。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这种思想内容既具有启示意义,又具有教育意义。
这首《九日登高》是一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的佳作。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们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