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归帆暮。喜重看、螺江烟柳,鹤汀云树。画栋朱帘歌舞地,风景已非前度。只浩荡、江涛如故。相望飞楼鹏翅展,羡雄城、防卫多貔虎。又喜免,乱离苦。
旧时犹记登临处。共诗朋、赋友同欢,咏今怀古。两鬓星星今老矣,却似荼蘼孤注。叹桃李、不知春去。独有洪崖青不改,似于人、恋恋能相顾。招我隐,有佳趣。
【注释】
(1)南浦:泛指水边。
(2)喜重看、螺江烟柳,鹤汀云树:喜重看到螺江岸边的烟雾缭绕的柳树和白鹤栖息的树林。螺江,即南江。
(3)画栋朱帘歌舞地:华丽的建筑和红色的帘幕是歌舞的地方。
(4)风景已非前度:风景和从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
(5)只浩荡、江涛如故:只见那浩荡的江面涛声依旧。
(6)相望飞楼鹏翅展:相互望着高耸入云的大雁塔,好像大鹏展翅一样。
(7)羡雄城、防卫多貔虎:羡慕那些坚固的城池,它们的守卫像勇猛的貔貅一样。
(8)又喜免、乱离苦:又可喜的是免除了战乱的痛苦。
(9)旧时犹记登临处:过去曾经记得登上高楼远望的时候。
(10)共诗朋、赋友同欢:与诗友们一同欢宴吟诗作赋。
(11)桃李、不知春去:桃花和李花不知道春天过去了。
(12)洪崖青不改:就像传说中的仙人洪崖子一样,青苔永不变色。
(13)似于人、恋恋能相顾:就好像在人间,留恋的人儿都能互相关照。
(14)招我隐,有佳趣:招我去隐居,这里有很多乐趣。
【译文】
南浦的归帆在暮色中归来,高兴地再看到螺江岸边烟雾缭绕的柳树和白鹤栖息的树林。华丽的建筑和红色的帘幕是歌舞的地方,风景和从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只见那浩荡的江面涛声依旧,相互望着高耸入云的大雁塔,好像大鹏展翅一样。羡慕那些坚固的城池,它们的守卫像勇猛的貔貅一样。又可喜的是免除了战乱的痛苦。
过去曾经记得登上高楼远望的时候,与诗友们一同欢宴吟诗作赋,现在两鬓星星般的白发已经老矣,却像荼蘼花一样凋谢了,感叹桃李不知春天已经过去了。只有像传说中仙人洪崖子一样青苔永不变色的仙人,才能在世上留恋不舍,好像在人间,留恋的人儿都能互相关照,招我去隐居,这里有很多乐趣。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表现他虽身陷兵火之中但志向不灭,对国家民族怀有深厚感情,对现实生活充满热爱,并具有超脱尘世的旷达胸襟。
上阕写景。“南浦归帆暮”,“喜重看”四句,点明题意。作者由南浦回望,看到了“螺江烟柳”,“鹤汀云树”。这一片景色,虽然与往昔大不相同了,但依然令人神往。因为这里的景色和风光,正是作者所向往的,所以作者感到欣喜若狂。“画栋朱阑歌舞地”,说明此地繁华热闹非凡;“风景已非前度”,说明此情此景与往日不同了。“只浩荡、江涛如故”,说明尽管景物有了变化,但江水的涛声仍然浩荡不绝。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同时也是他客观观察的结果。“相望飞楼鹏翅展,羡雄城、防卫多貔虎”,两句是对前面两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表现。“鹏翅展”比喻大雁塔之高大雄伟;“貔虎”则喻指坚固的城池,其守卫如同勇猛的貔貅一般不可战胜。“又喜免、乱离苦”,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作者不仅对眼前的景物感到欣喜,而且对远离战乱的太平生活也充满了向往之情。
下阕抒情。“旧时犹记登临处”一句表明,作者曾在此处登高望远,观赏过美丽的风景。“共诗朋、赋友同欢”,表明那时他与朋友一起吟咏作赋,过着欢乐的生活。“两鬓星星今老矣”,表明作者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年老了。“却似荼蘼孤注”,比喻自己的青春岁月已经逝去,就像荼蘼花开过后只剩下一地落英一样,再也回不到过去那样的青春时光里去了;“桃李、不知春去”,则表明自己已经没有了青春时代的风采和活力,只能任凭时间流逝而无能为力了。“独有洪崖青不改”,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青春岁月的回忆,以及对自己永远保持青春不变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愿望。“似于人、恋恋能相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美好青春岁月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珍视之情。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结尾,既照应了上阕中的“画栋朱阑歌舞地”,又呼应了下阕中的“两鬓星星今老矣”。“招我隐,有佳趣”,表明作者愿意到这样的环境里来隐居,享受着这样的快乐和幸福。
这首词通过描写南浦风光及作者对它的赞美,抒写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眷恋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