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山,一重水,有甚别离情思。开扇面,展屏风,丹青都是侬。

杭州客,并州况,吴越两山相望。茸母发,豆娘飞,望侬还浙西。

诗句释义

  • “一重山,一重水”:这里形容两地相隔之远,如同被重重的山和水所阻隔。
  • “有甚别离情思”:表达对离别的深切情感和不舍的情绪。
  • “开扇面,展屏风”:描绘了打开一扇扇面或屏风的动作,可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画作或书信,以表达思念之情。
  • “丹青都是侬”: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绘画,而“都是侬”表示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属于自己。
  • “杭州客,并州况”:杭州是客人居住的地方;并州是古代地名,这里代指远方的客人或者异地之人。
  • “吴越两山相望”:吴越地区有两山相对的景象,这里可能象征着两地之间的距离或者隔阂。
  • “茸母发,豆娘飞”:描述一种自然景象,即草上的露珠(茸)和飞翔的蝴蝶(豆娘)。
  • “望侬还浙西”:表达期盼对方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浙西可能是对方的家乡或所在地。

译文与注释

更漏子

一重山,一重水,有甚别离情思。开扇面,展屏风,丹青都是侬。
杭州客,并州况,吴越两山相望。茸母发,豆娘飞,望侬还浙西。

赏析

《更漏子》是一首表达别离情感的词曲。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望。

第一句“一重山,一重水”,用来形容两地相隔之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亲友之间难以跨越的距离感。这种距离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上,也体现在心灵深处的情感隔阂中。接下来的两句“开扇面,展屏风”,通过打开扇面和屏风的动作,展示了诗人想要传达思念之情的决心和方式。这既是对前文“一重山,一重水”的呼应,也是对未来相见时刻的期盼。

“杭州客,并州况”引入了新的话题,杭州和并州分别代表了诗人所在的不同地域。这里的“杭州客”暗示着诗人身处他乡,而“并州况”则可能是诗人在回忆过往时光或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同时,“吴越两山相望”进一步描绘了两地之间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分离与重逢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茸母发,豆娘飞”,则是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心境。“茸母发”形象地描绘了露珠沾湿的草叶,而“豆娘飞”则描绘了蝴蝶飞舞的场景。这些自然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忧伤,仿佛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波动。最后一句“望侬还浙西”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见的强烈期盼。这里的“侬”是对对方的亲切称呼,而“还浙西”则表明了诗人希望与亲友团聚的愿望。

整首词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别离的深刻理解和对重逢的喜悦期待。它不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词曲,也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